当前位置 > 首页 > 河南要闻 >

热线:0371—65710329 信箱:hntyxww@126.com

从晨曦微光到夜色笼罩:一名基层法官的光阴手记
2025-07-11 09:59:52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尤容
    中新河南网7月11日电 公园的晨雾中,车站法庭的庭长吴艳红一边慢跑,一边在脑海中梳理今天要审理的案件。每天早起晨练是她坚持了十多年的习惯,呼吸着新鲜空气,思维也逐渐变得清晰。手机突然震动,书记员发来紧急消息:“今天第二个案件的原告提交了新的电子证据。”她立刻改变路线,向法庭的方向赶去。
 
    坐在办公桌前,快速浏览新收到的证据材料,吴艳红在便签上写下三个质证要点。再次整理了一遍卷宗后,她站起身,仔细抚平法袍上的每一道褶皱,对着镜子正了正胸前的法徽。走进法庭,开启了上午连轴转的审理“战场”。
    案件一(8:30-9:00)吴艳红所在的车站法庭是交通事故专业化法庭,这里的每一起案件都与交通事故有关。今天的第一起案件是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双方当事人都积极配合,庭审顺利展开。
 
    案件二(9:30-11:20)第二起案件案情较为复杂,涉及肇事车辆的所有人、管理人、使用人、公路管理人等共计8个被告,吴艳红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有序组织原被告双方进行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环节,整个庭审过程严谨规范、节奏张弛有度。
 
    案件三(11:25-12:00)法槌敲响,上午的最后一场庭审纠纷拉开序幕。保险公司代理律师正滔滔不绝时,吴艳红突然打断:“请明确回答,贵司格式条款中这个免责事项是否用加粗字体提示?”转头对书记员说:“把合同原件拿给原告辨认。”日复一日的经验积累,使得吴艳红能够游刃有余地把控庭审节奏,虽然上午已经连续开庭3小时,但第三场庭审依旧程序规范,过程紧凑、重点突出。


    烈日当空,上午还在审判席上手握法锤的吴艳红此刻正坐在当事人家中,与当事人促膝而谈。这起案件的标的额不大,但原告认为被告将其撞伤后一直怠于履行赔偿义务,因此不愿意与被告和解,吴艳红这才亲自来到原告家中了解情况,帮助原告解开心结。一方面,吴艳红询问并查看了原告伤情的恢复状况,耐心劝解原告,逐步消除她的对立情绪;另一方面,又向原告说明了被告的调解意见,列名其各项损失的赔偿计算标准及依据,使其诉求趋于合理。经过一番耐心细致的沟通与调解,当事人的情绪逐渐缓和,原告最终同意了被告的调解方案,双方当事人顺利达成和解。
    直至窗外的太阳快要西斜,此时的吴艳红才终于能够静下心来撰写判决书,她反复推敲着判决书的每一个用词,查阅了近年来的类案裁判标准,确保判决既符合法律规定,又能实现最佳社会效果。窗外华灯初上,键盘敲击声与翻书声交织成夜曲。
    法官心语:
 
    审判工作是一场孤独的修行。多少个深夜,办公室的灯光依然亮着,那是我们在反复推敲案件细节;多少个节假日,卷宗铺满案头,那是我们在为寻找公正的答案而绞尽脑汁。卷宗堆积如山的日子里,每一页纸都承载着当事人的期盼;法槌落下的瞬间,每一个字都凝聚着对正义的坚守。但我们知道,这份孤独从不寂寞,因为在这条坚守正义的道路上,还有千千万万个我,这份共同的信念与期待,让司法之路上充满了温暖的力量。
 
    写在最后: 这就是法官的一天,平凡却充满力量。法袍之下,是责任在肩;案卷之中,是民生冷暖。从晨曦初露到星月当空,法官们用专业与良知丈量正义,以耐心与智慧化解纷争。岁月更迭,初心不改——每一次庭审的严谨细致,每一份判决的公正严谨,都是法治信仰的生动注脚。当明天的第一缕阳光洒进法庭,法槌将再次敲响,法官们依旧会以最饱满的姿态,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这条路或许漫长,但脚步始终坚定;这份使命或许沉重,但信念永远炽热。因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每一位法官毕生的追求。(李娟)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豫ICP备20210353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