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宁雅秋:建议将宁洛高铁(河南段)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2020-05-27 19:12:58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任钱坤
中新河南网5月27日电(任钱坤 陈明)全国人大代表宁雅秋“两会”呼吁:贾湖“申遗”,宁洛高铁(河南段)尽快建设!
“贾湖遗址为距今7500年-9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具有中心聚落性质的遗址,目前已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条件;宁洛高铁(河南段-豫皖高铁)项目建设可联接徐兰、京广、商合杭、郑万、郑合等多条客运专线,对沿线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漯河市广播电视台播音员宁雅秋带来的两个建议,接地气、察民情、顺民心,聚焦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求,受到广泛好评。

贾湖“申遗”能有效对遗址进行保护和修复
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为距今7500年-9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具有中心聚落性质的遗址。自1984年秋正式发掘以来,30多年来考古发现震惊世界,被评为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贾湖遗址入选国家《大遗址保护“十三五”专项规划》,进入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贾湖文化被镌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显要位置,入选《中国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
宁雅秋指出,贾湖遗址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文化类型,属于裴李岗文化的一个分支,也是裴李岗文化的主要源头,贾湖遗址可以为已消逝的古代文明提供独特的或是特殊的见证。由于年代久远,贾湖遗址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目前亟需按照世界文化遗产这样最高层级的保护和修复。推动贾湖遗址“申遗”,将贾湖遗址建成集历史、考古、文物和艺术为一体的教育场所,对展示中华九千年文化,建设华夏历史文化新高地,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鉴于贾湖遗址重要的考古和历史文化价值,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将贾湖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名录。”宁雅秋说,建议成立组织。成立“贾湖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协调申报工作重大事宜;加强研究。深入开展贾湖遗址专题研究、考古调查发掘、勘察测绘等基础工作,对贾湖遗址的自然状况和本质、演变、价值认识更加准确和全面,进一步的挖崛贾湖遗址的更多核心文化价值;强化宣传。建立有效的宣传、教育和社会沟通渠道,加强对贾湖遗址文化遗产的认识、保护管理、环境谐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宣传。
宁洛高铁(河南段)将对沿线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宁洛高铁(河南段-豫皖高铁)从规划的呼南高铁豫西通道伊川西站引出,经平顶山、漯河、周口,接入郑阜高铁周口东站,利用郑阜高铁至阜阳,向东延伸至蚌埠,利用京沪高铁至南京,形成宁洛高铁。该线路全长约307公里,投资约442亿元,可串联呼南高铁豫西通道、郑万、京广、郑阜高铁,线路基本沿宁洛国家高速公路,共同形成宁洛间综合运输大通道,对完善国家高速铁路网布局,支撑形成新的城镇发展轴,密切洛阳、平顶山、漯河、周口等市与长三角地区经济交流,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宁雅秋调研中了解到,宁洛高铁(河南段-豫皖高铁)项目沿线城镇广布、人口密集。截至2019年,仅河南段洛平漯周高铁沿线总人口达2713万人口,整体客流效益高。高铁沿线洛阳市总人口714万人、平顶山市总人口553万人、漯河总人口284万人、周口总人口1162万人。宁洛高铁(河南段-豫皖高铁)又是未来沪银(上海至银川)高铁的一部分,不但可以满足豫中南多个城市快速东向联系的通道,也将成为我国中西部城市东西方向重要客运通道。
目前,宁洛高铁(河南段-豫皖高铁)项目已被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专项建设规划》。宁雅秋建议,国家发改委认真研究宁洛高铁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将宁洛高铁(河南段-豫皖高铁)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为构建全国重要的东西向高铁通道创造条件;国家发展委成立专门机构,协调宁洛高铁沿线城市做好沟通衔接,统筹安排,尽快实质性启动宁洛高铁前期建设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