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漯河 > 社会 >

热线:0371—65710329 信箱:hntyxww@126.com

助残脱贫 决胜小康——漯河市残联开展第三十次全国助残日系列活动
2020-05-19 08:52:25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任钱坤
 中新河南网5月18日电(任钱坤)2020年5月17日,河南省漯河市残联围绕第三十次全国助残日,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今年的主题为“助残脱贫、决胜小康”,漯河市残联紧密结合脱贫攻坚、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目标,实现助残脱贫“一个都不能少”。
  
  在助残日活动现场,漯河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高德罡告诉记者:“今天是第三十次全国助残日,市残联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助残服务活动,提高全社会认知、关心关爱残疾人事业的力度,坚决落实好习总书记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今天在黄河广场开展全国助残日宣传活动,通过政策宣传、现场答疑、免费义诊等方式,进一步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全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
  
  助残日活动主场地的漯河市黄河广场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来自社会各界、市民群众和残疾人群体纷纷聚集在这里,或进行心理矫正、或测量血糖、或接受免费按摩、或咨询就业渠道等,一片有序、喜庆的热闹景象。市残联理事长高德罡、三级调研员贾志恒、副理事长刘红伟和各县区组织者一起,时而询问残疾者的生活和经济状况、时而和白发苍然的老太太拉家常。
图为漯河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高德罡与群众交流
  
  “大娘,您高寿啊,身体看起来好着哩!”
  
  “托党和政府的福啊,腿脚不灵便,有困难都是靠政府帮助解决的,活了这么大岁数,都95啦!”
  
  “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看您老人家这气色,能活一百岁哩。”
  
  漯河市残联宣文部的一位负责人说:“今年的助残日活动不同往年,不仅是残疾人的福音,社会各界参与人数也较多,现在人们生活条件都好了,纷纷热衷于关注弱势群体生活。”
  
  近年来,漯河市残联残疾人事业之所以开展得如火如荼,主要凸显三个方面。
  
  时刻绷紧为残疾人服务的意识,通过日常对残疾人的关爱和各类公益活动传递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力量,强化助残意识是每个人的责任与意识。通过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筛查“三大”活动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与经济收入,利用大数据助力他们脱贫攻坚等,时刻掌握残疾人群体的第一手资料,为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基础。
  
  以残疾人的实际困难为切入点,立足办实事。就业是残疾人摆脱贫困、改善生存和发展状况、充分融入社会生活的基本途径。市残联积极与人社局和企业联系对接,先后有8家企业接受43个残疾人就业,还帮助20名残疾人进行居家就业指导,为许多有劳动能力和一技之长的残疾人自食其力、自强脱贫创造条件。另外,他们还给许多残疾人送去康复器材协助康复,主动上门给残疾人评残办证等,工作做到了家,件件实事温暖着每一位残疾人的心! 在对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中,为154户建档立卡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实行常态化管理;为近600名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救助,对400多名残疾儿童提供了线上康复服务。目前,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辅助器具适配服务率达到80%。
图为漯河市残联工作人员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咨询
  
  挖掘潜力、凝结合力、共同营造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氛围。5月15日,漯河市残联组织盲人按摩师到市区双汇广场开展盲人献爱心公益活动,向市民宣讲健康生活理念、提供免费按摩服务、面对面零距离和市民沟通感情、交流生活心得等,在换位思考、共诉衷肠中相互了解、赢得关怀与支持,像这样的活动已经成为漯河市残联呼吁社会共同关注残疾人事业、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有效途径。
图为盲人按摩师为群众按摩宣传健康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曾勉励全国的残疾人说:“残缺的肢体同样可以活出精彩人生!”漯河市残联在残疾人事业中,以他们执着、创新和扎实的作风,从点点滴滴、细微末梢的难事实事入手,强意识、重实际、聚合力,通过大量艰苦细致和繁琐的工作特性,为残疾人的健康与生活创造发展条件,使他们共享新时代下国家繁荣富强的红利。(完)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豫ICP备20210353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