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信阳 > 社会 >

热线:0371—65710329 信箱:hntyxww@126.com

信阳市罗山县庙仙乡:让更多的群众有岗位有钱挣
2021-02-22 13:55:37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潘再军
   中新河南网2月22日电  “现在家乡的各方面条件比以前好,务工机会也不少,还能照顾到家,心里踏实。”日前,信阳市罗山县庙仙乡邢桥村农民李坤含告诉笔者,他在外从事建筑多年,在乡、村的鼓励下,今年联合一班人在县城及周边包一些活干。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家乡建设步入快车道,“顾家又挣钱”成为新的追求目标,该乡有不少象他这样的农民调整了务工方向,选择在家乡就业创业,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
 
    有活干才有钱赚。该乡把稳就业作为促增收惠民生的主抓手,大力开展2021年春风行动,精准掌握农村劳动力数量、技能水平、就业需求、岗位意愿等基本信息,对接县产业聚集区,乡境内企业、合作社,开展线上招工、网络招聘活动,帮助广大群众及时了解、掌握企业招工信息,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就业信心,让群众不用在外奔走,在“家门口”就能“上岗”挣钱。
 
    该乡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拉动就业增收的主攻方向,运用“党建+产业+人才”的模式,持续做大做强稻虾、香菇等优势产业,扩大弱筋小麦、花生、艾草、油栗、再生稻等产业规模,发展红辣椒、紫薯、蓝莓等“彩色”产业,通过出台激励政策,加快土地流转,推广运用良种良法,鼓励各方人才投身产业发展行列,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带动群众“抱团”增收,为稳就业提供支撑后劲。
 
    该乡依托“返乡人员创业平台”,开辟绿色通道,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在用地审批、招聘员工、小额信贷、财政补贴、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帮助解决在创业中遇到实际困难,为创业群众提供全程“暖心”“细心”“热心”服务,激发群众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持续开发公益性岗位,增加困难群众就业机会,健全“防返贫”机制,提升造血功能,促进家庭稳定增收。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六稳’‘六保’之首,我们将不断创新思路,因人施策精准服务,因地制宜开发就业岗位,想方设法扩大就业面,提升就业创业质量,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该乡党委书记吴士军表示。
 
    今年以来,已发送招工信息40余条,举办培训班2期,引导关注网络招聘人数达1200余人。新增工厂“上班族”70余人,合作社“农时工”110余人,创业“小老板”20余人,开发公益性岗位6个。(何铸)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豫ICP备20210353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