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明知夕阳晚 奋蹄疾飞不用鞭 ——记驻马店市中医院名中医刘天骥二三事
2021-03-20 16:03:02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刘卫然
中新河南网驻马店3月20日电(通讯员 李亚)刘天骥系驻马店市首届名中医,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驻马店市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任驻马店仲景医学会副会长,驻马店市中医药学会外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古典名方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职。他从事中医临床60余年,理论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

读经典 拜名师 根基扎牢
历代名医无一不是读书、拜师、临证而成为中医大家的。然中医典籍多系先秦文言文,古文寓意深邃,艰涩难懂,许多学者望而却步。刘天骥先从中学课本的古文学起,接着学习大学的古代汉语教材,像蚂蚁啃骨头一样,一字一句的读、写、背,寒冬酷暑从未间断,天道酬勤,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十余年,终对古文研究有素,获取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证,并担任河南中医学院函授班的医古文授课教师,参加河南省晋升中医高级职称《医古文指导教材》的编写。随着古文水平的提高,为深入专研《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典籍铺平了道路。
为提高临床疗效,刘天骥经常利用外出开会、讲学的时间,拜师访友,凡有一技长于己者,必百计以求之。曾跟随中医外皮科泰斗朱仁康教授,京城皮科名家金起风教授等大家学习中医皮肤科诊治经验。为日后临床打下了坚固的理论和临床根基。
做临床 重外治 以身试药
一个好的中医师,不仅会诊疗,而且会认中药、炮制中药。刘天骥除临床能熟悉诊治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危急重症外,在中药的辨认、炮制上狠下功夫,建院伊始,他担任中医院中药炮制室指导老师,并亲自动手炮制药物,配制丸、散、膏、丹等。

在药物的毒副作用愈来愈显,药源性疾病与日俱增的背景下,为寻找安全有效而无毒副作用的外治法,刘天骥遍览中医典籍,总结了历代中医外治法的经验,开展中药熏洗、贴敷、孔窍给药等多种外治法。他在河南省中医院李鲤教授指导下,率先在驻马店市展开“冬病夏治”三伏贴疗法,对哮喘、鼻炎、痹症等取得了显著疗效。为探讨白芥子膏的发疱疗法,每次都精心炮制药物,膏药配置后,先在自己身上试贴,探讨药膏之最佳疗效,数次皮肤起鸡蛋大水疱,盛夏酷暑疼如火燎,而却乐在其中。刘天骥坦言之:“为外治贴药所付出的艰辛,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为传承 汇经验 著书立说
刘天骥常对学生说:“我们是医圣故乡的中医人,继承和弘扬仲景学说责无旁贷,刻在眉梢。”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时常早晨带领科室医生和学生读经典,背条文。凡有专家学者讲课都积极参加,认真听课,听后把所讲内容,参阅原书,进行分析比较,并牢记在心,应用于临床。如对激素依赖性皮炎,中西医均无特效疗法,听了河南毛进军教授讲的《金匮》“奔豚汤”后,疗效大大提升。诊务之余,勤于笔耕,总结临床60余年的诊疗经验,撰写有较高价值的学术论文二百余篇,刊登省级以上中医药杂志。主编、参编著作4部,获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

八十秋 不停步 老骥伏枥
刘天骥现已年近八十,仍坚持读书、研究、写文章,近日又在《中国中医药报》发表较长篇幅的《浅谈<伤寒杂病论>外治法临证应用》。临床应用中药穴位贴敷、熏洗、鼻塞等外治法治疗慢性荨麻疹、湿疹、哮喘及小儿皮肤病等疗效卓著,解决了小儿服药难和不愿服药的困境。
学然后知不足,刘天骥满怀信心的说:“经方传承千百年,扶危救困人世间。传承创新我辈志,砥砺奋进永向前。”
执行总监:王建 编辑: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