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脾大脾亢,"保脾"还是"切脾"?
2021-01-24 08:03:22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刘卫然
中新河南网驻马店1月24日电(通讯员 沈琦)2021年01月13日上午9时,新蔡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在省医住派专家吴方明主任指导下,成功完成一例脾脏介入栓塞术治疗肝硬化导致的脾肿大、继发脾功能亢进。
患者为49岁的男性,发现肝硬化7月余,门诊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血小板均减低,入住新蔡县人民医院感染科。省医专家吴方明会诊后考虑脾功能亢进引起血细胞减少,综合评价病人后,决定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是采用seldinger's法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在DSA透视下将导管准确的置入脾动脉的中段以远,经导管注入适量栓塞剂,栓塞脾脏部分的小动脉,使相应部位的脾组织缺血、梗死、固缩,进入脾脏的血液减少。这样既纠正了脾功能亢进,又保留了正常的脾脏功能。具有损伤小,疗效好,恢复快,可重复治疗等优势。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术中影像

术后影像
(该患者术前WBC 2.94x10^9/L、PLT 44x10^9/L,术后WBC 6.5x10^9/L、PLT 87x10^9/L。现通过介入治疗,既有效解决了患者病痛,又解决了新蔡县人民医院针对脾功能亢进等疾病的微创治疗难题,推动了新蔡县人民医院血管介入治疗的发展。)
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外科脾切除术。但由于脾切除术往往伴有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并发感染和出血,因此该方法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现多采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为代替疗法。PSE后,栓塞以远的脾脏血供中断,组织缺血梗死,最终使该部组织皱缩,正常脾脏组织缩小,吞噬作用减低,使外周血像升高,脾功能亢进得以纠正。该方法操作简单,具有适应症宽,创伤小,恢复快,且保留部分脾功能等优点。介入栓塞术已成为脾功能亢进首选的治疗方法,部分脾动脉栓塞疗法栓塞部分脾动脉分支后,使之缺血梗死、机化萎缩,从而使脾脏体积缩小, 潴留和吞噬作用降低,破坏血细胞的抗体减少,最终外周血象好转。脾动脉部分栓塞可以改善脾功能亢进,短期内可有效升高白细胞及血小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恢复较快,为一种较理想可选择的治疗方法,尤其对于肝硬化引起的脾功能亢进,还可以进一步降低门静脉压力,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执行总监:王建 编辑: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