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脱贫了之二 刘得军:不等不靠,勤劳脱贫
2020-09-23 16:41:48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刘卫然
中新河南网驻马店9月23日电(通讯员 贺志勇)“年书记,我们家的鸡又生病了,已经死了3只了,可咋办啊!”平舆县东皇街道刘凡社区刘营16组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得军紧张的对驻村第一书记年得领说。

金秋时节,各种农作物陆续进入收获期,秋收的农民忙碌了起来。适逢阴雨天,农民不误农时投入收割,抢收晾晒玉米、花生,确保颗粒归仓。刘凡社区驻村第一书记年得领每天例行的走访,刚走进刘得军家,就听到刘得军焦急的说。
“得军,别紧张,我们还去县畜牧局让畜牧专业人员看看,一定能解决问题!”年得领自信的说。这样的“小事”,年得领每天都要处置几件,刘得军家更是时常关注着。这一件件的小事,也见证着刘得军家从一个因残、因病的贫困家庭,一步步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走向致富路。
刘得军,现年48岁,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能从事重体力活,妻子赵春苗肢体残疾二级残疾,弱劳动能力,并且伴有智力残疾,家里一儿一女,儿子刘冲今年21岁,在上海工业大学上大二,女儿刘子涵7岁,在上小学二年级。以前,一家4口人仅靠刘得军外出卖爆米花维持生计,即便是刘得军日以夜继的打拼,一家人的生活也十分的清贫。
2017年3月,党和政府精准扶贫的春风吹进了刘营社区,刘得军一家也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当年,在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扶持下,依托政府的产业扶持政策和帮扶资金,甩开勤劳的臂膀,在院内西侧一块空地上建起了一个羊圈,并买回来2只母羊进行饲养,繁殖了6只小羊,年底,除2头母羊外,其余6只全部育肥出栏,除去购买母羊、饲养成本等,平均每只羊至少有1000多元的净利润,政府每只羊又补贴500元,仅此一项年增收10000余元,刘得军看到了希望。
更让刘得军一家人高兴的是,2017年11月,告别多年的破瓦房,搬进了政府统一实施的安居房。刘得军儿子也申请了高等教育国家助学金每年4000元,生活补贴每年5000元;女儿义务教育阶段申请免学费生活费,每学期补助营养费、非寄宿生补助每学期共计800元,彻底解决了子女的教育问题。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刘得军更加坚定了脱贫的信心。
随着国家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各项惠民政策相继落实,尝到了甜头的刘得军,想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在驻村责任组和社区干部的帮助下,刘得军申请小额贷款,建起了家庭养殖场,自我发展养殖羊和鸡。同时,驻村责任组和社区干部积极协调农技人员和卫生防疫部门,帮助刘得军解决养殖技术问题,刘得军劲更足了。2019年,刘得军家养殖的150只鸡、22只羊出栏后,自我发展纯收入近4万元,家庭人均纯收入14300元,顺利实现脱贫。刘得军和妻子灿烂的笑容挂在脸上,开心的说:“国家政策好,得接着干,好日子还在后头哩。”
刘得军不但吃苦耐劳,而且善良朴实,社区根据他的实际情况,为他申请了保洁员的公益性岗位,每月600元,一年下来,也给刘得军家带来7000多元的收入。看到刘得军家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驻村责任组及社区一班人也感到高兴,支部书记刘运长说:“得军,得记住,这一切都是党和政府对你的关心与照顾,得感恩,要感谢党的扶贫好政策。”
“要脱贫致富,咱自身不勤劳、不打拼,再好的扶贫政策有啥用!”刘得军边忙活着,边说。“这几年国家对咱老百姓的好政策越来越多,家门口的泥水路变成水泥路,破瓦房变成新住房,自来水拉到家门口,种地也给咱发补贴,孩子们上学不但免学费,还发补助,看病就医还有医疗保险,国家的政策真好!”
执行总监:王建 编辑: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