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梗阻急救小知识
2020-09-12 20:09:47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刘卫然
中新河南网驻马店9月12日电(通讯员 沈琦)气道梗阻是指食物或者其他物品卡在气道内,难以呼吸。气道异物多发生于儿童和老年人。在进食的时候哭泣 、说笑或者运动都是非常危险的。常见的异物有坚果、果冻、鱼刺、玻璃球、纽扣等。
气道梗阻临床表现
01 气道部分阻塞
患者用力咳嗽后出现踹息声。患者通气不良的表现:乏力、无效咳嗽、吸气时高调噪音、呼吸困难加重、发绀。此类患者按气道完全阻塞处理。
02气道完全阻塞
患者不能讲话,呼吸或咳嗽时双手抓住颈部,无法通气,呈“V”字形。急救人员遇此情景,应立即询问患者:“是否被噎住?”,患者点头确认,再问:“能否说话?”患者摇头,立即实施救助,帮助解除梗阻。如患者意识已丧失、猝然倒地,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Heimlich Maneuver),又名“海氏急救法”。是美国医师亨利·海姆力克(Henry J·Heimlich)1974年发明的,主要针对异物卡喉的急救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是全世界抢救气管异物患者的标准方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产生原理
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被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

成人急救
腹部冲击法又称海姆立克急救法:
适用于清醒患者,嘱患者低头并张口,急救者站在身后,双臂环绕其腹部,握拳置脐上两指,另一手握紧此拳快速向内、向上冲击连续5次,每次冲击要干脆。此法并发症:胃内容物返流、腹部及胸腔脏器破裂。

如果身边没有其他人
①趁着意识清楚一定要争分夺秒。自己一手握成拳,另一手包裹住,快速向内向上冲击肚脐与肋骨中间的位置。直到将异物排出为止。

②上腹部倾压椅背:患者将上腹部迅速倾压于椅背等硬物上,然后做迅猛向前倾压的动作,以造成人工咳嗽,驱出呼吸道异物。

昏迷患者应采用卧位腹部冲击法
如果患者此时已经陷入昏迷,施救者应两条腿稍分开跪在患者一侧,双手叠放一起,掌跟发力,快速有节奏的按压患者腹部,不时地检查患者嘴来是否有异物咳出,将异物掏出来

妊娠末期或过度肥胖者腹部冲击法
方法:施救者两臂环绕病人胸部,一手握拳置上胸部,另一只手握紧此拳向后连续冲击5次,无法环抱时,将患者置仰卧位,骑跨在大腿外侧,掌根部胸骨中下部,垂直向下冲击,直至将异物排出。

婴幼儿急救推荐:①背部拍击法 ;②胸部冲击法。
注:1岁以上儿童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或卧位腹部冲击法。

①背部拍击法 :将患儿骑跨并俯卧于急救者的胳臂上,头低于躯干手握住其下颌固定头部,并将其胳臂放在急救者的大腿上,然后用另一手的掌根部用力拍击患儿两肩胛骨之间的背部4~6次。
②胸部冲击法: 患儿取仰卧位,抱持于急救者手臂弯中.头略低于躯干。急救者用两手指按压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交界点下一横指处4~6次。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酗酒,吃饭时不宜三心二意,婴幼儿不可进食花生米,瓜子,豆类,带壳,带骨食物,小儿进食时不可哭,笑或打闹,改变平时口中含物的不良习惯,昏迷病人要取出假牙及时清理呕吐物。

若发生气道梗阻请及时处理,几分钟的时间对气道梗阻的患者就是他们的生命!
执行总监:王建 编辑: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