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驻马店 > 社会 >

热线:0371—65710329 信箱:hntyxww@126.com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成功开展POEM手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2020-08-28 18:03:14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刘卫然
    中新河南网驻马店8月28日电(通讯员 丁宏伟 陈毅 吴芳芳 巩会杰 时玲)吞咽困难会造成频发的清嗓动作;进食时发生哽噎,有食物黏着于咽喉内的感觉;饮水呛咳,严重时会引起窒息;吞咽时或吞咽后咳嗽;流涎,低头明显;吞咽后口腔食物残留,在吞咽时疼痛等症状,让人备受煎熬。51岁的李先生就被这种“想吃吃不下、吃下也要吐”的怪病困扰多年,此前曾反复到多家医院就诊未果,日前,经朋友介绍,李先生来到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经过系统检查和治疗后,医务人员成功为李先生解除了病痛的折磨,当第一口米粥下肚时,李先生激动得热泪盈眶。
    体态消瘦的李先生近20年来一直进食困难,非常痛苦,严重时连喝水都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吃点东西就想吐,大概只有孕期的准妈妈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可偏偏让李先生感受的淋漓尽致。李先生和家人跑遍了很多家医院,用了很多药,试了很多方法,症状始终没有得到改善。看着被病痛折磨消瘦的家人,亲人非常担心,经多方打听,一朋友介绍说,驻马店市中心医院近年来医疗技术水平节节攀升,医院各临床专业不断细化,诊治各类疑难危重疾病的能力逐年提高。在家人的陪同下,李先生来到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就诊。
    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胃肠内科学组主任医师胡景岚接诊后,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及时为李先生采取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等纠正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的措施,并完善胃镜、食管造影等相关检查,初步诊断李先生为“贲门失弛缓症”。
    “贲门失弛缓症是由于食管贲门部的神经肌肉功能障碍所致的食管功能性疾病,以食管括约肌张力增高、食管正常蠕动消失和贲门对吞咽动作的松弛反应障碍为特征。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咽下困难、食物反流、体重减轻、疼痛、出血和贫血。”胡景岚一边向患者解释病情,一边向科室主任唐建荣汇报患者病情。
    “贲门失弛缓症由于长期吞咽困难,患者生活质量往往较差。以往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包括口服药物、内镜下注射药物、球囊扩张和支架治疗等方法,但不能有效解除食管下段括约肌梗阻,疗效不肯定,复发率较高。”由于患者病情时间长,为了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唐建荣、胡景岚及多名骨干医师仔细研究了患者的病情和影像学资料后进行病例讨论。
    “传统的外科手术疗效确切但手术创伤大,要考虑患者长期营养不良的身体耐受力,且术后恢复慢,住院时间长,手术费用也较高……”
    ……
    经过科室医务人员讨论并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决定为患者实施目前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POEM手术为患者进行治疗。“POEM作为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一种全新的内镜微创技术,病人无需开胸手术,全部手术过程均在无痛状态下通过胃镜进行操作,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无疤痕,恢复快,疗效可靠的特点。”唐建荣介绍,POEM通过内镜在贲门上方建立粘膜下“隧道”,在内镜直视下切开食管周围的环形肌,术后金属夹关闭粘膜层切口,充分彰显出“微创治疗”的优越性,让患者免受了“开膛破肚”之苦。
    经过慎密的术前讨论,胃肠内科内镜手术团队,在内镜诊疗部、麻醉科的协助下,为患者开展POEM术(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术中发现,患者贲门紧闭,内镜从食管进入胃内困难。唐建荣通过内镜巧妙地在食管粘膜下层与肌层之间建立隧道,切开食管下段环形肌,并及时用钛夹夹闭隧道开口。在检查创面干净,未见出血后,手术完成,整个手术用时约50分钟。
    术后第三天患者即可进食流质,目前恢复良好,已能进食半流质,患者及家属均对手术效果表示非常满意。出院前,当第一口米粥下肚时,李先生激动得热泪盈眶。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发展,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也迈入了微创时代,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患者的需求出发,在各类微创精准诊疗技术的道路上突飞猛进,使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受益。医院消化内科积极钻研新技术,善于应用新技术,以创新为导向、以技术为生命、以质量为追求,真正担起人民健康的守“胃”兵职责。
    执行总监:王建  编辑:郑阳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豫ICP备20210353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