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婴儿头上长“角”?驻马店市中心医院为其成功实施了骨化颅骨切除术
2020-08-12 20:24:11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刘卫然
中新河南网驻马店8月12日电(通讯员 丁宏伟 李茂 陈思妤)近日,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二科顺利为一名出生1个月的新生儿实施了骨化颅骨切除术,患儿术后状态良好,现已痊愈出院。
家住正阳县的患儿,出生后即发现脑部有个包块。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头皮血肿”未进行治疗,家属也未在意。出生10天后,家人发现患儿头部的血肿变硬了,同时也变得比较大了。当地医生仍建议继续观察,也未进行进一步检查。随着患儿一天天长大,头部的血肿也越来越大、越来越硬,在县里一医院行头部CT检查后发现患儿的头部血肿“骨化”生长成了颅骨。由于患儿太小,手术风险大,当地医院不愿为患儿手术,建议其到上级医院进行治疗。
于是,家长带着患儿来到驻马店市中心医院问诊。神经外二科高岩升主任接诊后,通过仔细了解情况后,考虑患儿是出生时产伤导致骨膜下血肿,由于治疗不及时,骨膜下血肿骨化成了“颅骨”导致婴儿头上像长了“角”一样。
“患儿刚1个月大,年纪小,手术风险较高。其气管只有成人小拇指粗细,如果手术,麻醉后插管会非常困难,输液时也会难以找到血管,且术后的护理和成人也不一样,同时患儿家属对于术后的预期值较高,手术医生压力很大。”神经外二科主任高岩升介绍。因此,从患儿入住神经外二科起,高岩升就多次组织科室医生讨论患儿病情,并邀请麻醉科手术部前来会诊,为患儿设计精密的手术方案。

在与患儿家属充分沟通并征得同意后,高岩升团队决定于7月30日为患儿实施全麻下 “骨化颅骨切除术”。
由于脑部重要的血管神经较多,尤其是婴儿,所有神经血管和组织都异常脆弱,即使是最微小的失误,都会给孩子带来终生遗憾甚至危及生命。术中,高岩升镇定细心地主刀,在主管医生石磊及神经外二科团队的配合下小心谨慎地操作着每一个步骤。婴儿发育未健全,耐受能力极差,这种情况下使用麻醉同样有着很大的风险。麻醉医师的双眼一刻不离的注视着显示屏,时刻紧盯着孩子的呼吸。高岩升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娴熟的技术,把婴儿骨膜下血肿一点点的清理了出来。手术顺利完成,在神经外二科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患儿恢复良好,出院时家长感激地热泪盈眶。
据了解,新生儿头皮血肿在临床上较多见,不易引起大家注意和重视,对它的治疗以及预后也不够重视。颅骨骨膜下血肿可见于自然分娩的新生儿,更多见于使用胎头负压吸引或产钳助产造成骨膜下血管破裂出血所致。骨膜下血肿吸收较慢,而颅骨骨膜母细胞在新生儿期非常活跃,常形成增生性骨化组织。
一旦骨膜下血肿骨性化形成,吸收困难,既影响外观又易影响该处颅骨的发育,致使该处原有正常颅骨被吸收。所以颅骨骨膜下血肿在新生儿出生后15天内无明显吸收者,可考虑穿刺抽血,若血肿已骨性化变硬者应该考虑手术治疗。
执行总监:王建 编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