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驻马店 > 社会 >

热线:0371—65710329 信箱:hntyxww@126.com

肿瘤预防筛查小贴士—肺癌
2020-06-05 18:32:50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刘卫然
    中新河南网驻马店6月5日电(通讯员 李亚 姚娜)刚刚过去的5月31日世界无烟日,烟草与肺癌的高发病率、难治率、高死亡率的关系触目惊心。除了戒烟和杜绝二手烟、三手烟,预防肺癌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呢?
    综合2019《中国肺癌筛查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和2020版《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相关内容,要想解决肺癌防治的诸多问题,关键是需要进一步推广和完善肺癌筛查及早诊早治策略。
    提高肺癌生存率的关键是普及肺癌的二级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三早”理念。其中关于肺癌的筛查和预防推荐关键节点包括:
    1.肺癌高危人群(对象):
    1.1 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1.2 吸烟≥400年支及/或20包年(年包指每天吸烟多少包乘以持续多少年,20年包指每天1包持续20年或每天2包持续10年),其中还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
    1.3 被动吸烟者:包括二手烟、三手烟(三手烟是指烟民“吞云吐雾”后残留在衣服、墙壁、地毯、家具甚至头发和皮肤等表面的烟草烟残留物。亦称非自愿性吸烟,是一种被动吸烟方式,也是危害最广泛、最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
    1.4 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1.5 合并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1.6 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尤其一级亲属家族史;
    1.7 被动吸烟外的如烹饪油烟以及空气污染、环境污染等因素。
    2.筛查建议:
    2.1 对于肺癌高危人群,低剂量螺旋CT(LDCT)是可靠的基础筛查手段(不建议胸部X线用于肺癌常规筛查),条件允许的尽可能使用 64排或以上多排高分辨率CT进行肺癌筛查。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肋膈角尖端水平。基线CT扫描以后,根据发现可疑病灶具体情况(形态、大小、边界等特征),建议至肺癌相关专科咨询具体下一步诊疗计划;
    2.2 若检出肺内结节,根据结节不同特征,磨玻璃、亚实性、实性结节及多发结节的具体情况进行LDCT复查。进行复查时,为避免过度诊断,可采用常规CT 或高分辨率CT 增强等方法进行鉴别诊断;条件允许的医院可使用胸部薄层CT的DICOM格式联合人工智能深度挖掘分析可辅助明确肺结节位置、形状、边缘、密度和血管生成等信息,协助鉴别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进一步提高筛查的精准度。
    2.3 根据国情和效能以及我国人群特征,不推荐将PET-CT作为肺癌筛查的常规方法。虽然PET-CT检查在肺癌的诊断、分期、治疗评价中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由于PET-CT设备的可及性和价格因素,可能会影响患者参与性,因此不建议作为常规肺癌初筛手段,仅在胸部CT结果异常及有特殊要求的患者中应用。
    2.4 常规肿瘤标记物检查,目前肺癌常用的标记物主要有:
    2.4.1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可作为小细胞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首选标记物;
    2.4.2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用于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治疗反应监测;
    2.4.3 癌胚抗原,用于判断肺腺癌复发、预后以及肺癌治疗过程中的疗效观察;
    2.4.4 细胞角蛋白19片段,对肺鳞癌诊断有参考意义;
    2.4.5 鳞状细胞癌抗原,对肺鳞癌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2.5 痰液筛查:痰液细胞学检查是肺癌诊断中较为便捷、经济的方法,且因患者易接受、特异性较高等优势而可广泛应用于高危人群及有咳痰及痰血症状肺癌的筛查;痰液检查因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只能对肺癌诊断起提示作用,而不能作为主要筛查手段,可以将痰液检查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阳性诊断率;
    2.6 支气管镜筛查:不作为常规筛查方法,但对于长期大量吸烟、易患中央型鳞癌的高危人群,特别是影像学阴性者,支气管镜检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3.预防建议:
    3.1 建议戒烟,戒烟是最基础、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3.2 有职业暴露危险的人群应做好防护措施;
    3.3 注意避免室内空气污染,比如被动吸烟、明火燃煤取暖、接触油烟等;
    3.4 大气严重污染时,避免外出和锻炼,特别是早晨等污染高峰期;
    3.5 有COPD、弥漫性肺纤维化、肺结核病史等呼吸系统疾病者要及时规范治疗;
    3.6 有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尤其一级亲属家族史,应适当增加筛查频次,特别有呼吸道报警症状时。
    执行总监:王建  编辑:郑欢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豫ICP备20210353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