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救治“特殊”患儿 点燃生命的曙光
2020-05-01 07:26:57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刘卫然
中新河南网驻马店5月1日电(通讯员 丁宏伟 陈毅 陈聘)14岁女孩,身高158cm,体重达140斤。近日,正阳县的女孩小敏,因“气促1周余,咳嗽3天”为主诉,以“呼吸困难,先天性心脏病,21-三体综合征”收治入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
“当时患儿精神差,面色、口唇四肢发绀,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急需给予吸氧等治疗,但患儿并不配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主管医生陈丽接诊后十分诧异,病例显示患儿仅14岁,看着比科室的医护人员“块头”还要大。在详细了解患儿既往病史及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得知,患儿自出生患有先天性心力衰竭,由于家庭条件等各因素影响,在当地医院就诊后采取保守治疗,通过定期服用激素,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脏功能,维持患儿正常的生活。
“一旦口服了激素,人身体里面的水盐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水盐代谢一乱,人就会水肿。所以身体臃肿,出现形状像是满月一样很圆的脸,那都是因为激素导致水盐紊乱。之所以后面的瘦不回来了,很大的原因是因为长期服用这种激素身体已经被严重影响了或者是说身体本身不太好调节。”主管医生陈丽介绍说,由于长期使用激素,患儿的体重和同龄人极不相符,同时肥胖又给患儿的心肺功能带来很大影响,目前出现的呼吸困难导致病情危及生命,需要立刻展开抢救,否则后果严重。
年龄在28天以上的危重患儿会送进儿童重症医学科病房抢救治疗,病情平稳后才被转往普通病房。因为病痛以及对陌生环境的恐惧,他们往往用哭来表达情绪,除了日常护理,安抚他们的情绪也是重点。PICU里的医生护士,不少都还没有结婚,却早早体验了“父母”的角色。面对14岁的特殊患儿小敏,医护人员投入了更多的心血。

可已经“长大”的小敏,不配合、不愿意接受治疗成为科室医务人员当前面对的重大难题。护士长任艳霞带领责任护士反复与家属沟通,详细了解患儿的喜好和生活用语后,耐心讲解沟通逐渐顺畅,在得知小敏与自己的父亲关系要好,立即联系小敏的父亲组织探视。
在测量体温,换衣服、鞋子,戴上帽子、口罩,洗手消毒,才得以从门外进入PICU。宽敞明亮的病房里,靠墙、靠窗摆着两排病床,闪烁的心电监护仪上,跳动着心率、氧饱和度、血压等数字,呼吸机、输液泵等设施环布在病床旁。医生和护士穿梭在病床间,一副紧张忙碌的景象。进入儿童重症医学科病房的小敏父亲看到爱女后泪眼朦胧。

“你来了,你给我买红裙子了吗?”
“我等会就出去买,等你回家了就能穿上”
“你出去了去哪里睡觉”
“我就在外面等你,有地方睡”
……
父女俩简单的交流让医护人员感受到天使宝宝的可爱、善良与人间的亲情。
父女的探视极大地缓解小敏的顾虑和对父亲的思念之情,让小敏安心接受治疗。医护人员日夜坚守、精细照护、严谨救治,在80多个小时的吸氧,降压,营养心肌等药物的应用后,患儿病情得到极大的改善,小敏病情逐渐稳定,现已康复出院。
“我们不但要做好普通患儿的临床、生活及心理护理,还要更加注重“特殊”患儿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为患儿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任艳霞要求全科护理人员用真情和执着,全力守护每条生命安全、抒写着生命传奇,保障广大患儿的安康。
执行总监:王建 编辑:张静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