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救治无缝对接 让生命奇迹频频显现
2020-04-13 19:32:02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刘卫然
中新河南网驻马店4月13日电(通讯员 丁宏伟 陈毅 郭靖)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医学科,母孕26周早产的“小棉袄”正安静的躺在保温箱里,时不时嘴角一咧,虽然是无意识的,还是让医护人员很开心的说宝宝会笑了,从她出生那刻算起至今天仍不满70天,按照十个月的正常生育周期来看,她原本还应该待在妈妈肚子里,但宝宝的现状,让曾经担心不已的父、母亲欣慰不已。

今年2月初,正值全国携手抗疫情、共克时艰的时刻,新蔡的薛女士怀孕刚满26周,因羊水早破,被当地医院紧急送往驻马店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寻求进一步救治。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得知情况后立即响应,启动危重孕产妇救治流程和危重新生儿救治流程,医院产科、新生儿科、产房等多学科的专家和医务人员已在产房做好准备,无缝对接,时刻准备为守护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而战。
2020年2月4日12时,体重仅700克、孕26+1周的超早早产儿娩出。可宝宝出生后皮肤青紫、无自主呼吸,这时,一直守护在孕产妇身边的NICU医生郭靖,立即为新生儿给予吸痰、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约2分钟后,患儿皮肤转红润,心率100次/分,自主呼吸仍较弱,立即将宝宝转到新生儿重症医学科进行进一步救治。
在新生儿重症医学科里,一个个“小天使”在暖箱里得到悉心的照料。而“小棉袄”则被放入高端多功能暖箱、给患儿创造一个温度、湿度均相适宜的环境,以保持患儿体温的稳定,让极早出生的宝宝更容易适应宫外环境。因早期主要以静脉营养液提供营养和能量,主管护师为宝宝建立“生命通道”进行了PICC置管术,为患儿进一步救治奠定了基础。

胎龄只有26周,出生体重仅700克,比一瓶矿泉水重不了多少。在医学上,这样的孩子被称为超早早产儿。虽然顺利剖腹产娩出,但接下来等待这个只有巴掌大宝宝的,是保暖、呼吸、循环、感染、黄疸、营养等十大难关。科室主任王新华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制定了详细的抢救治疗方案,主管医生郭靖和主管护士对“小棉袄”格外关注,每天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王新华每天带领查房、指导治疗;护士长张国英带领护理人员精心照料。患儿住院期间先后经历了颅内出血、败血症、肺炎、深部真菌感染、贫血等合并症,经过保暖、呼吸机支持、氧疗、防治感染、脑保护、防治黄胆、维护内环境、营养支持等救治。“小棉袄”也非常争气,闯过了一个个难关,创造了最低胎龄、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救治的生命奇迹。现在宝宝体重已经增长到了4斤,各项生命体征都很正常,每次能够吃奶30ml。
“对于高危新生儿及高危早产儿,医院无缝衔接的救治流程、精准科学的救治措施和全方位的医疗保障为孕妇和患儿争取了宝贵的治疗时机,体现出了医院对急危重症孕产妇及危重新生儿的综合救治能力。” 王新华介绍说,医院新生儿科有许多这样的早产儿宝宝健康出院,让全科医务人员非常开心,也更加坚定了医务工作者对超早超低出生体重儿救治工作的信心。今后科室将继续提升临床科研技术水平,让早产儿得到及时、精准的救治,挽救更多生命。
在即将出院时,家属送上了一封感谢信让医护人员感动不已,“也许在医生的眼里,对救治孩子的过程习以为常,但对于我们来讲,孩子的生命就是医护人员用爱心的力量打造出来的奇迹。感谢每一位新生儿科的医护人员!”
执行总监:王建 编辑:张静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