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生命的“应急作战部队”
2020-04-03 22:07:42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刘卫然
中新河南网驻马店4月3日电(通讯员 丁宏伟 陈毅 孙冬冬)先天性肠闭锁是造成新生儿肠梗阻的一种常见消化道畸形,如果不及时治疗,宝宝的粪便无法排出,就会憋坏,严重威胁到患儿的生命。近日,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医学科联合医院多个科室,成功为一名出生仅三天的先天性回肠闭锁患儿完成手术,让婴儿重获健康。

2020年3月11日,张女士喜得贵子,这原本是令人非常高兴的事情,可是迎接新生命的喜悦没持续多久,张女士便发现孩子面色青紫、呻吟、呼吸困难,仅仅和爸爸妈妈呆了30分钟的宝宝,被立即送往新生儿重症医学科就诊。
在新生儿重症医学科,经过医务人员系统检查后,给予患儿吸氧,防治感染,改善呼吸循环等药物应用,患儿的呼吸情况逐渐改善。可患儿入院一天时间,未出现排便的情况引起了科室主任王新华的注意,王新华要求科室值班医务人员要严格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和身体状况的变化,及时汇报患儿新的动向。
“患儿出现腹胀,不排胎便,予以清洁灌肠后仍无胎便排出。”王新华例行查房后发现患儿情况,考虑消化道畸形的可能,要求主管医生信军为患儿立即行上、下消化道造影检查,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患儿仍一直无自主排便,“如果不及时治疗,宝宝的粪便无法排出,就会憋坏,严重的威胁患儿生命。”王新华立即请小儿外科主任丁斌会诊。
丁斌到达新生儿重症医学科后,结合患儿目前腹胀情况及一直无自主排便及消化道造影结果,考虑空肠或回肠闭锁的可能。建议行剖腹探查术,不然患儿可能形成肠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需尽快手术。
“婴儿患回肠闭锁性肠梗阻非常少见,因为婴儿的肠道非常脆弱,仅有筷子粗细,一旦手术中稍有偏差,就会导致肠漏,威胁婴儿生命。”丁斌介绍说,这类手术要求医生医术精湛,不仅术中要操作准确、精细,避免损伤新生儿的肠道,更要求术后对新生儿的护理要细心。
丁斌、王新华两位主任耐心、细致和家属谈话沟通,并征得家属同意。在麻醉科主任张国庆、副主任张煜等密切配合下,由医院小儿外科主任丁斌主刀的紧急剖腹探查术如期进行。

“患儿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明显扩张,距回盲部约15厘米处,可见回肠肠管闭锁,近端回肠重度扩张呈盲端状,直径约五厘米,远端肠管干瘪细小,直径约0.5厘米。” 丁斌术中发现,患儿两端闭锁肠管活力尚可,查远端肠管通畅良好,无明显梗阻,切除近端闭锁明显扩张段肠管约20厘米,切除远端闭锁肠管约四厘米,两段端肠管直径差巨大。丁斌立即将患儿远端肠管对系膜侧切开约0.5厘米,遂将两断端肠管行端端吻合。在仔细检查吻合口内容物通过,探查全段肠管无明显异常,无活动出血后,在患儿下腹部放置引流管一根,经近两小时紧张有序手术操作及麻醉监测,手术获得圆满成功。

患儿苏醒后安返NICU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一个封闭科室,家属不能陪在宝宝身边,特殊时期,家属虽然不能见到医生,但是主管医生信军每天都会和家属电话通话,讲述宝宝的病情,以缓解家属焦虑和紧张的情绪。在主任王新华、护士长张国英及全体医护团队精心治疗护理下,NICU重症监护病房内的患儿进食量较好,生命体征平稳,大便通畅,无呕吐、腹胀等症状,且患儿体重不断增加。于4月1日顺利出院。
“先天性肠闭锁的患儿应该得到积极的治疗,在内环境适当调整以后,提倡尽早手术探查以防止肠管坏死穿孔。”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主任丁斌介绍说,手术是治疗先天性肠闭锁的唯一有效手段,否则威胁患儿生命。
据了解,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医学科,作为全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是一支以小儿急危重症抢救为重点任务、经过专业化训练的高素质救治队伍,承担着天中大地急危重患儿的临床抢救工作。科室的技术和设备水平不断提升,始终创造着令人感动的生命奇迹。经常性的多学科会诊联手、配合,与死神抢时间,抢救宝宝的生命,为众多患儿的家庭带来了曙光。
执行总监:王建 编辑:张静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