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驻马店 > 社会 >

热线:0371—65710329 信箱:hntyxww@126.com

血管内超声(IVUS)——透视冠状动脉的“第三只眼”
2020-03-25 20:13:26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刘卫然
    中新河南网驻马店3月25日电(通讯员  丁宏伟 张国坡 刘 洋)血管内超声(IVUS)是近年出现的一种将无创性的超声技术和有创性的导管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的诊断方法。运用该方法可以准确掌握血管的管壁形态及狭窄程度,可以获得普通冠脉造影难以发现的病变细节,在冠心病的介入性诊疗中有很高的指导价值,被称为透视冠状动脉的“第三只眼”。
    近日,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一科就通过血管内超声(IVUS)技术成功为一例患者实施精准治疗。54岁的黄先生,已有高血压病病史5-6年,5年前开始出现发作性心前区不适,常伴有胸闷、胸痛、出汗等症状,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辗转几家医院均建议行冠脉造影,进行支架植入治疗。但黄先生对植入支架存在很多顾虑,多方咨询后黄先生来到市中心医院心内一科求诊,接诊医师张国坡详细询问病史,充分和患者沟通后,建议黄先生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情况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检查显示:黄先生左前降支中段弥漫性狭窄约70-80%,血管狭窄程度在70-80%病变是临界病变,对于临界病变是否植入支架往往会让人陷入两难的抉择。
    “根据黄先生的病情,我们组织专家对治疗策略进行讨论,建议他行血管内超声这项更精准的检查后进一步评估患者病变。”心血管内一科主任关玲霞表示。在征得黄先生及其家属的同意后,主任医师关玲霞在副主任医师刘新锋、主治医师郁冲及护师周程昊的协助配合下,完成血管内超声检查。术中测量远端正常血管直径约3.5mm,病变最重处血管面积3.02平方毫米,面积狭窄率68%。结合黄先生血管内超声检查结果,和患者反复沟通后,决定给予强化药物治疗。经过数天的药物治疗,黄先生胸痛的症状消失,痊愈出院。出院时黄先生紧握着医务人员的手感激地说:“你们医院血管内超声这项新技术真是先进啊,既没有开刀,也没有全麻,安全性高、还无痛苦,发现问题能第一时间沟通解决,使我免于植入支架,给我节省了大量的费用,希望能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关玲霞介绍说:“血管内超声可在传统的冠脉造影基础上,把头发丝般粗细的超声探头置于导管头端,置入冠脉内,在血管腔内进行360°扫描,使得管壁和管腔内的病变清晰可见,精确地测量出冠脉狭窄和斑块负荷的程度及性质,区分冠脉夹层,血肿,血栓,评价支架植入效果,将冠脉血管内病变“看”得更仔细,弥补了单独依靠造影,肉眼分析病变严重程度的不足,大大提高了冠状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性,被认为是血管检查的新的‘金标准’,在冠心病的诊断和介入治疗中有很高的指导价值。”
血管内超声成像原理示意图
    据悉,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已于2019年购置血管内超声仪器,并在上级医院专家指导下多次开展血管内超声技术操作,该例患者是市中心医院首次独立完成的血管内超声技术操作,标志着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又迈新台阶。
    执行总监:王建  编辑:张静莉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豫ICP备20210353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