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河南网驻马店4月22日(通讯员:李茂 陈思妤)
家住遂平县的李大爷
在村里很出名
但出名的原因
却是他多年来的困扰
十几年前就“长角”
这是病,得治
70岁的李大爷
身体一直都很健康
大约在十多年前
他的头皮多了一个小疙瘩
一开始不痛不痒
李大爷和家人也没放在心上
一晃15年
直到3个月前
李大爷的头皮出现了溃疡
总是不停地渗出液体
用手触碰还有强烈的刺痛感
四处求医后
溃疡愈合的情况并不理想
反而还有加重的趋势
前段时间
李大爷的儿子抱着最后
一丝希望来到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神经外二科就诊
接诊后
神经外二科主任高岩升通过
详细的体格检查后
初步判定困扰李大爷
多年的肿块
可能是巨大头皮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
又名基底细胞上皮瘤,是源于表皮附属器特别是毛囊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它好发于头皮、面部等暴露部位,与长期日光曝晒有关,可引起严重外貌损伤及功能丧失,甚至威胁生命。本病主要发生在老年人,50岁以上多见,男女发病数基本相等。
该患者头皮肿瘤巨
大直径约6.0厘米
手术后切口的有效缝合
是最大的难题
传统头皮肿物切除术后,会造成局部皮肤缺失,需要进行二次手术植皮来解决,否则手术区域由于毛发不能正常生长,会造成局部秃头现象,不仅影响美观,也会影响到患者心理健康。
因李大爷身体合并
很多老年性疾病
体质差
手术治疗后切口愈合
不良的风险极大
术前沟通显得异常重要
面对患者及家属
渴求的眼神
科室专家团队对李大爷的病情进行
多次严谨的推敲和讨论
最终制定完成手术方案
——皮瓣转移修复术
皮瓣转移修复术是利用身体某块肌肉(或一部分肌肉)连同其浅层的皮下组织、皮肤一并切取,以进入该肌肉的血管为蒂进行转移,用于较大创面缺损的修复或肌肉功能重建的一种术式。
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
神经外二科技术团队
在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的
密切配合下
成功切除了李大爷的病变
手术中
术中采用
皮瓣转移修复术
覆盖创面
保留了头皮的完整性
避免了植皮带来的
头发缺失
历时2小时
顺利完成了手术
患者很快清醒
肢体活动自如
十天后拆线
现在患者已经痊愈出院
基底细胞癌临床表现多样
且起病隐匿
一般自觉无症状或症状轻微
生长速度缓慢主要分为4种类型:
结节型:最常见,初起为灰白色或蜡样小结节,质较硬,缓慢增大,出现珍珠状半透明凸起的丘疹,或者是有可见毛细血管扩张的结节,随着结节生长可能会出现中心溃疡。
浅表型:皮损为红斑样鳞屑性斑片,较少向周围浸润生长,可有轻微的糜烂。
色素型:较少见,与结节型相似,但皮损有棕黑色的色素沉着,很似痣或者黑色素瘤,容易误诊,常见于肤色较深的个体。
硬化型:恶性度较大,界限不清, 表现为扁平的黄白色的萎缩的斑块,常出现溃疡,出血,结痂,经常被误认为是瘢痕,往往发现较晚,且生长很快。
编辑:陈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