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怎么了?——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浅谈躯体形式障碍
2021-10-09 19:27:17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刘卫然
中新河南网驻马店10月9日电(通讯员 岳阳)“我50岁时开始月经不规律,伴有潮热、急躁等症状。医生按更年期治疗,10年过去了,怎么还更不完,我到底咋了?”患者王某痛苦地说。

王某因月经不规律,出现腰疼、腿软、气短,经常腹胀,有时腹泻、口干口苦……因此她辗转就诊于中西医各大医院,有时按胃炎治疗,有时按肠炎治疗,因心慌气短还做过心脏全面检查,但除了血脂偏高,没有明确病因到底在哪儿。精力几乎都用到看病、打听偏方、试用各种保健品上了。因为总是效果不好,几乎成了“看病专业户”。当时我脑海中就闪现出此患者可能是出现了躯体不适方面的问题,经过详细检查后明确诊断为“躯体形式障碍”。
当身体出现不适感时,人们往往会担心身体健康出现了问题,会立即选择就医。但是有的人常常会感觉身上哪哪都不舒服,反复的做全面检查也查不出毛病,可仍然感觉身体就是不舒服,他们总被认为是没事找事,不能被家人理解,也给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实际上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躯体形式障碍造成的。
那么什么是躯体形式障碍?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地担心或者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有以下四种主要类型:
1.躯体化障碍
是一种以多种多样、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的神经症,造成明显的精神痛苦或者明显扰乱患者的日常生活,临床多伴有焦虑或者抑郁情绪。女性远多于男性,多在成年早期发病,病程是慢性和波动性的,常伴有社会、人际及家庭方面的问题。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系统和器官,最常见的是胃肠道不适(如疼痛、打嗝、反酸、呕吐、恶心等)、异常的皮肤感觉(如瘙痒、烧灼感、刺痛、麻木感、酸痛等)。患者不断求治或者要求进行多种检查无果,就算有医生的合理解释也不能打消疑虑,常常感觉很痛苦,对这些症状或健康关注,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2.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这种类型的患者在临床上最常见,患者往往会有心悸、出汗、颤抖、脸红等症状,常常有部位不定的疼痛、烧灼感、沉重感、紧束感、肿胀感。
3.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
此类的主要特征是一切都以疼痛为中心,生活中最重要的任何事均不能分散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发病高峰年龄为30-50岁,女性多见。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疼痛,以头部、背部常见,其次有腰部、胸部等,疼痛性质不一,患者常常感觉到抑郁、焦虑、缺觉,严重者会产生自杀念头,这种莫名其妙的疼痛使患者到处就医,服用各种药物,有的甚至对镇静止痛药产生依赖。
4.疑病症
又称疑病障碍,主要表现是担心或者相信自己患有某种严重的躯体疾病,其关注程度与实际健康状况很不相符。
遇到这类疾病时,应该及时到专业机构就诊,得到最佳的治疗,在具体治疗手段上,如果能够和患者建立治疗关系,可以采用认知行为治疗,帮助患者处理起病过程中的“灾难化”“以偏概全”等导致不良应对的认知模式,并指导患者用积极的行动改善精神生活品质,从而争取缓解症状。必要时需要辅助精神科药物,如果伴有情绪低落、失眠、疼痛敏感,有些抗抑郁药物有效;伴有紧张焦虑的时候,抗焦虑治疗有帮助;易激惹、反复思虑,有时可以试用小剂量强镇静剂。这些治疗都是对症的,不是针对整个障碍的。
上述这位患者经过系统地规律治疗,身体不适的症状明显好转,也知道自己得的是啥病了,也不紧张、害怕了,目前仍在坚持服药,定期来驻马店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复诊。
执行总监:王建 编辑:郑阳
执行总监:王建 编辑: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