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魏都区人民法院组织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题新闻发布会
2021-04-01 18:09:25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关潼

中新河南网4月1日电(梁靖 张棣)4月1日上午9时,许昌市魏都区人民法院组织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教育整顿专题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公开发布该院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有关情况。党组副书记陈卫群主持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陈卫群向社会公开魏都区法院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树立以当事人为中心”审判服务新理念的十三项便民服务承诺:全面实行一网通办、一次通办、一号通办;大力开展智慧法院建设;当事人申请执行立案时,不再要求当事人提供文书生效证明、被执行人身份信息;设置当事人临时休息室、配备血压计、医疗救助箱等便民利民设施;实行预收诉讼费减半收取;实行诉前分流、落实多元调解;诉前鉴定工作前移,司法鉴定公开透明;以诉前保全促审判执行;执行案件网络查控“当天立案、当天查控、快查快控”;提升12368热线诉讼服务水平;坚持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实质性化解信访案件。


随后,魏都区法院溯源治理、立案、审理、执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魏都区法院2020年工作情况,并对2021年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树立以当事人为中心”的审判服务新理念作出承诺。
魏都区法院向社会各界做出郑重承诺:魏都区法院党组将带领全体干警继续贯彻落实各项决策部署,聚焦筑牢政治忠诚、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弘扬英模精神四项任务,扎实推进学习教育、查纠整改、总结提升三个环节,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最务实的作风,义无反顾地打一场刀刃向内、壮士断腕、正风肃纪的攻坚战,努力锻造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司法铁军,为建设平安魏都、法治魏都和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该院各部门负责人通报工作情况并作出承诺:
一、深化多元调解,提供便民服务。2020年,魏都区人民法院着力打造魏都诉前调解品牌,联合区司法局特聘19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分别入驻13个办事处、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派驻法院工作室等单位和部门,建设诉前多元调解的主力队伍;与市保险行业协会、市房地产协会、市物业协会等8个调解组织对接,开展“点对点”调解,作为诉前多元调解的补充和辅助。魏都区法院调解平台共分流受理案件3799件,调解成功1462件,调解成功率40.66%。在线调解司法确认360件,平均调解期限为9.92天。多元调解实质运转,一审民商事案件数量较去年同比下降21.57%。诉前调解工作受到省院通报表扬。
魏都区人民法院承诺:持续加大宣传力度,向社会公布特邀调解组织、调解员的联系方式、服务范围;常态化公布多元调解的典型案例;创新诉前调解模式,对接相应调解主体,壮大调解队伍,满足当事人的多元化需求;对接立案庭,精准分流民商事案件进入诉前调解程序,开展形式多样、灵活机动的实质化调处纠纷模式;采用集中培训、观摩交流、个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高调解员综合素质,为调解案件提供各种保障;建立和完善法官与办事处、社区、企业人员的联络交流机制,定期走访办事处、社区和企业,真正发挥法院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审判职能前移的功能和作用,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最前沿。
二、坚持执行为民,巩固“切实解决执行难”成果。2020年,魏都区法院共受理各类执行案件8491件,执结7365件,结案率为86.74%,涉案金额108.55亿元,实际执行到位金额18.6亿元,发布限制高消费人数16510人次,失信被执行人名单947人;网拍次数1220次,成交数270件,成交金额2.2亿元,开展各类集中突击执行活动60次,抓获失信被执行人167人,拘留87人次,强制腾空交付房屋87处,立拒执案件14件,结案7件。
2021年,魏都区法院将树立以群众为中心的执行理念并承诺:树立“一次通办、一网通办”、“充分告知,全面参与”等服务理念,对需要采取的执行措施充分运用执行查控系统全面办理,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借助智慧执行APP、微执行小程序、12368热线等多种手段,强化执行公开;杜绝消极执行、拖延执行、选择性执行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设置举报专线,一旦受理举报,从严查处;加强执行联动机制建设,凝聚全社会力量打击不诚信行为;加大执行宣传力度,对被执行人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对生活困难且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申请执行人依法给予司法救助,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有力传递司法温度,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三、坚持优化营商环境,多快好省办理涉企案件。针对涉企“五类合同”案件实施“闭环管理”制定《涉企案件调、立、审、执闭环管理方案》,打造诉前调解、立案、审理、执行一体化的闭环管理精细化新模式,由专业团队对该类案件优先调解、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着力解决涉企案件审判用时长、执行效率不高、诉讼成本高等问题,助力市场主体保护,减少涉诉企业纠纷的时间和成本,提升涉诉涉执企业的满意度,达到保全多,案件调、立、审、执速度快,服务好,省钱、省时、省心的效果。
四、打造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体系,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2020年,魏都区法院全面加强信息化建设,其中网上立案3645件,网上交费1634笔,网上开庭727次、电子送达25588次、智能文书使用数2189次,电子卷宗随案生成率95%,各项指标均处于全市乃至全省的领先位次;诉讼服务质效评估指标位列全省A类法院第一名,于2021年3月14日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通报表彰。
2021年,魏都区法院立案诉讼服务中心承诺提供全方位快捷、高效、优质的“一站式”诉讼服务:立案窗口实行专业人员把关,提供电话咨询,有问必答;网上提交案件当天审核,现场立案当时办理,快速分流案件;利用五网融合、大数据管理服务、保全和鉴定等多个网络服务平台,为当事人提供对方当事人及案件信息查询、律师阅卷、在线保全、在线鉴定、推送法律文书等信息化服务;对于当事人起诉时遇到的各种困难,快速予以解决,打造诉讼服务贴心人。


五、全面树立以群众为中心的审判理念,落实司法为民。2020年,魏都区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9231件,结案17580件,结案率为91.4%。审结刑事案件638件,其中涉黑恶案件14件64人;审结民商事案件9363件,其中民间借贷及金融借款合同纠纷2851件,其他商事合同纠纷1505件,平等保护各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审结行政案件214件,审查非诉执行案件105件,向政府机关发出司法建议5份,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全院43名员额法官人均结案409件,位居全市首位,其中15人结案数超过400件,党组成员带头办案,受到了省法院通报表扬。
2021年,魏都区法院将继续以快裁团队为依托,以简案快审为原则,对符合小额程序的九类案件实行一审终审,缩短平均审理天数,提高审判工作效率,减轻当事人诉累;对发回重审案件、再审案件等重大疑难案件,一律由院领导办理;加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对群众的诉辩理由予以全面回应,通过裁判文书进行释法明理;加大司法公开和公正监督力度,以公开促公正;继续推进裁判文书上网工作,选择具有代表性案件进行庭审直播。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截止2021年3月31日,院长投诉热线共收到举报或求助事项33件,其中交办15件、当场答复18件,均在当日向当事人回复办理情况,回复满意度达100%;办理不便事、困难事求助共4件,1件当即办理(调取卷宗,开具生效证明),其他3件在1小时之内予以回复,当事人对回复均表示满意;人民群众满意度问题共收集意见和建议26条,主管领导在三日内回访率达100%,满意度97%,不满意1件由院长亲自接待处理完毕。
魏都区法院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各种方式公示院庭长联系电话;张贴人民群众满意度调查问题征集二维码;公布不便事、困难事服务热线;随时听取群众呼声、收集对魏都区人民法院各项工作的意见建议,并承诺三日内对反映的问题由院领导亲自予以回复;着力解决群众参与诉讼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有力法治服务保障。
七、扩大12368热线电话影响力,实际解决群众所需。2020年全年魏都区法院12368诉讼服务热线人工接听电话共计1089通,电话接通率为95.44%,平均等待时长为5.83秒、服务满意度达99.99%。在全市两级法院排名第二,全省法院属于中上等水平。从整体上看,12368热线较好发挥了人民群众联系法院、联系法官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多元诉讼服务中具有独特地位和优势。
2021年,魏都区法院将12368热线与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移动微法院、河南法院诉讼服务网等多个系统或平台对接,实现一号通办;在全省率先建立12368热线服务审判回访机制,案件结案后逐一对所有案件的当事人、代理人进行回访;以《民事诉讼程序2300问》进行学习充电,有效解决相关咨询类法律问题,规范不断提升接通率和整体服务水平;我们承诺所有来电问题当即解决,需联动处理的问题当天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