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奉献
汝阳县第六届道德模范
推荐材料
赵晓平,1990年大学毕业,1991年到汝阳县文化馆工作,2012年担任汝阳县文化馆馆长至今,全市文化馆系统唯一的洛阳市人大代表。她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在她的工作中,没有节假日可以休息,没有艰难困苦能够难住她,始终坚持以丰富全县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为己任,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使我县的群众文化工作不但取得了全市一流、全省先进的优异成绩,而且受到了基层群众特别是山区百姓的交口称赞。赵晓平本人也连年被评为洛阳市文化系统先进个人,今年3月获得“汝阳县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01
打通“最后一公里”,舞台搭在小山村
近年来,为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文化馆组织的文艺小分队持续开展“快乐星期天”“幸福从哪里来”“壮丽七十年、脱贫早实现”“党的创新理论进基层”等系列演出活动,基本上走遍了汝阳的所有村庄。然而,以往的基层演出,只是走进了行政村,演员们也都是在行政村的“乡村大舞台”上演出。而那些偏远的自然村的乡亲,往往看不到这样的演出。
为了让偏远群众享受到文化成果,以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为抓手,赵晓平亲自策划并制订了“文艺演出走进自然村”方案。从2019年夏天开始,“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陆续走进十八盘乡马寺村西坪组、蔡店乡山上村杮树岭等20多个自然村。这些自然村,多数只有两三户人家,全部观众不超过10人。因为路途偏远,小分队有时还要在崇山峻岭之间步行。演员们在农户门前拉起横幅,把大树下、小河边当做舞台,演出依然一丝不苟,观众一样掌声连连。而这样的活动,赵晓平每次都亲自带队。演出结束后,乡亲们久久不愿离去。他们说,在家门口能看见以前只有在电视上才看到的演员,以前想都不敢想。离开的时候,赵晓平总会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在场的乡亲。她深情地对老乡们说:“只要大爷大娘们喜欢这样的演出,只要打一个电话,我们随时再来。”
为了解决汝阳县基层文艺人才缺乏的问题,以推动全县群众文化事业健康发展,赵晓平制定方案、落实责任,组织文化志愿者,采取分包乡镇的办法,定期组织下乡辅导培训。仅2020年,就组织开展广场舞、戏曲、排鼔等各类培训92期,培训文艺人才2300人,惠及群众3.5万人。目前,全县220个行政村(社区)都有了自己的舞蹈队,农民舞蹈队员将近2万人,各村还都有戏曲、音乐、书法、绘画等文艺人才。
02
抓培训,出精品,群众文化高歌猛进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传统的“送文化下乡”已经不能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为此,赵晓平组织制定了一整套"三区人才培训计划"。请来专业老师定期集中培训文化骨干,为每个乡镇配备一名文化辅导员常年指导。此项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前列。
在持续搞好“送文化”工作的同时,重点在“种文化”上狠下功夫,通过丰富多彩的培训和辅导活动,通过学招、教招、传招,为农村培养出一批能歌善舞、吹拉弹唱精通的文艺骨干,将文化活动的“种子”播撒在各个乡村。以这些文艺人才为骨干,组织开展“周末下基层”“你点我就来”“文艺轻骑兵”和“消夏广场汇演”等文化形式,已经在群众中产生广泛影响,成为闪亮的“文化品牌”。“河洛欢歌 醉美汝阳”消夏广场群众文化活动,每年演出在80场以上。自2010年至今承办了历届“河南汝阳杜鹃花节暨炎黄文化节”开幕庆典大型演出,2019年以来开展了“三区人才”支持计划舞蹈、戏曲、歌曲、声乐、曲艺、器乐、电子琴、非遗等各类培训160多次, 开展“寻找村宝”文艺演出60多场,开展了“红色文艺轻骑兵”进基层演出50场次,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敬老院传承演出活动30多场次,举办各类书画展览16期次。在2020年疫情防控时期,举办线上各类艺术培训、展览及创作抗疫作品展播50期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挖掘申报县级保护名录已达到45个,其中省级3个、市级8个 。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和文艺人才。其中小品《规矩》《家有喜事》《俺脱贫了》等已经成为汝阳经典。2016年以来,在洛阳市广场舞大赛上,我县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奖;2018年在洛阳市首届职工文化艺术节中,我县选送的三个节目全部荣获一等奖。河南省广场舞比赛,市文化馆也总是推荐我县代表洛阳参赛。今年3月份,在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20文化志愿服务乡村行”展示活动中,我县获得两项奖励。河南省文化馆举办的“我的家乡我的县”基层优秀文艺作品展演活动,汝阳再次代表洛阳市参加活动。
03
帮扶贫困农户,真情感动山乡
文化馆帮扶的付店镇牌路村,是我县最偏远的山村之一。从平时的一周一次到关键时期的一周三四次,距离县城52公里的这个小山村,赵晓平一年不知道去过多少回。身为馆长,她不但负责全村的帮扶工作,还分包了两个贫困户。但村里人不知道,被她帮助的贫困户也不会知道,为了扶贫而常年奔波的赵晓平,竟是一位心脏病患者。
2019年12月的一天,天寒地冻。赵晓平和文化馆的同志们联系到一家爱心商户,共同为牌路村、后坪村和泰山村送去了1000双崭新的鞋和上百件棉衣。捐赠仪式结束后,赵晓平突然心脏病(室上速)发作,瞬间头疼难忍,呼吸困难,心率达到每分钟192次。在场的同志们立刻把她送往村里的卫生室,而后又转送到付店卫生院,最后被送到县人民医院才转危为安。然而,第三天上午,她再一次走进了牌路村,走进了贫困户的家里。
2020年腊月二十,正在紧张录制2021年汝阳县春节电视联欢晚会时,赵晓平的心脏病再次发作,但仅仅治疗了半天,当天下午便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之中。
这样的情况绝非偶然,赵晓平带病工作已成为“常态”,而这种“常态”正是她无私奉献、顽强拼搏的真实表现。
04
真情付出,众多光环聚一身
巾帼不让须眉,担任文化馆馆长9年来,赵晓平把工作当做崇高事业,把满腔热情和全部精力投入到汝阳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上,她的付出得到了社会公众和上级的肯定,数十项各级各类荣誉就是最好的见证。
2016年3月获洛阳市广场舞蹈比赛“个人组织奖”,2016年9月获洛阳市首届“夕阳红文化节”活动“个人组织奖”,2016年12月被评为第三十四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欢歌-广场文化狂欢月”活动“个人优秀组织奖”,2017年被河南省文化厅评为全省“春满中原”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先进个人”,2017年获洛阳市广场舞蹈比赛“个人组织奖”,2017年获得第35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欢歌-广场文化狂欢月”活动“优秀组织个人奖,2018年在洛阳市“春满河南 欢乐过年”春节文体活动中荣获优秀个人组织奖,2018年获得第36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欢歌-广场文化狂欢月”活动“优秀组织个人奖”2018年被授予“河洛飞花”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创新成果大赛“个人优秀组织奖”,2019年获得第37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欢歌-广场文化狂欢月”活动“优秀组织个人奖”,2019年在“河洛欢歌 舞动花城”广场舞比赛活动中荣获个人组织奖,2019年在第13届河南省“群星奖”小戏小品(曲艺)音乐舞蹈大赛活动中评委个人组织奖。2020年在“出彩新河南 聆听乡音”---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省首届百姓戏迷展演总决赛评奖活动中获个人组织奖,2020年在第五届民间艺术展评选活动中获个人组织奖,2020年在“河南省第六个全民艺术普及周”活动中荣获优秀个人组织奖,2020年在洛阳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洛欢歌·舞动花城”广场舞蹈比赛中荣获优秀个人组织奖。2020年 被汝阳县妇联会授予“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2020年在第18届河南省文化艺术论文评选活动中撰写的《传承民族文化遗产 促进群文工作创新--试谈做好三弦铰子书工作的重要性》宣读通过并获一等奖。2021年洛阳市首届“古都乡韵”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览活动中,荣获个人组织奖。2021年被汝阳县妇联会授予“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END】
撰稿:袁喜宝 张现留 李辉继
编辑:程心悦
编审:袁喜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