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许昌 > 社会 >

热线:0371—65710329 信箱:hntyxww@126.com

禹州市颍川街道:听民意解难题 为群众办实事
2021-04-15 19:08:50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关潼
  中新河南网4月15日电(李麦囤 潘高锋)“打开学习强国平台,在党史页面有党史故事、党史知识、红色映象,这里面党史内容非常丰富,可以随时随地学......”4月15日,禹州市颍川街道机关干部蒋帅杰在网格内手把手教年过七旬的南街社区老人吕冠赢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在学习强国平台学习党史知识。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禹州市颍川街道将其与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在全街道实行网格化管理,建立一级网格15个,二级网格93个,三级网格1118个,将50126户居民、4714家商户、64家企业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1118名网格员分别在各个网格开展工作,将党建工作、城市管理、疫情防控、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服务民生等所有工作充分融合,在网格中落实,做到网格管理全覆盖,党员、居民代表联系居民、商户、企业全覆盖,真正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网格听民声,服务零距离,使网格化管理成为开展街道各项工作和服务居民、商户、企业的有效载体。
  
  在走访中,寨子社区第六网格督导员袁锦叶和网格长陈焕琴了解到网格内年纪大的居民理发、测血糖、血压不方便。群众利益无小事,当即和寨子社区网格监督员连彩红、网格长洪志敏汇报,经与启元发艺、禹州卫校和辖区诊所联系对接,在每月5日免费为居民理发、测血糖血压、健康知识咨询等服务,解决了老年人的一块心病。
  
  为解决留守老人精神孤独问题,该街道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文化传递之中,组织开展“红色戏曲进万家”活动,通过文艺汇演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
  
  “用戏曲传递红色经典,让老年人重温党史,丰富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党的无限关怀。”南街社区70岁居民王英林感慨说。
  
  4月13日,钧台街道燕井村居民侯德林到颍川街道信访大厅反映,2020年9月在恒达滨河府上班时水泥柱砸伤双腿,造成粉碎性骨折,因医药费问题与建筑商没有达成一致,造成后期无法治疗。
  
  了解情况后,值信访班的颍川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武红珍立即与包寨子社区干部连彩红和滨河府的开发商禹州市恒达公司联系,积极与侯德林对接,商讨解决医药费问题。经颍川街道、寨子社区多次做恒达公司和建筑商的工作,7万元的后期治疗费于4月14日下午送到侯德林手中。“颍川党员干部的工作效率真高,没有想到半年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两天可解决了。”拿着7万元治疗费的侯德林满是感激。
  
  据了解,党史教育开展以来,禹州市颍川街道党员干部在网格内征集收集各类民生实事310余件,建立了解决民生实事工作台帐,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目前已解决60余件。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大力弘扬干实事、求实效、创实绩的优良作风。”禹州市颍川街道党工委书记杨韶峰说,要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与为群众办实事相结合,多办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实事,凝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力量,奋力开创颍川发展新局面。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豫ICP备20210353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