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襄城:移民十年变化大 新家园比故乡好
2021-03-10 19:21:00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关潼

中新河南网3月10日电(张培 袁金艳)2011年,有一群人因南水北调工程而迁移至襄城,落户到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麦岭镇白亭东村。一转眼,已是第十个年头,十年来,他们的生活有何变化?
3月8日上午,在在移民新村——麦岭镇白亭东村,一位正在健身的老人热情带领记者前往村里,一边走一边介绍村里的情况。“你看,这是村里的公园,建的还有亭子,夏天坐这乘凉,平时健健身,跟街坊邻居聊聊家常,可美了!”老人指着一个绿意盎然的小花园说。
3月8日上午,在在移民新村——麦岭镇白亭东村,一位正在健身的老人热情带领记者前往村里,一边走一边介绍村里的情况。“你看,这是村里的公园,建的还有亭子,夏天坐这乘凉,平时健健身,跟街坊邻居聊聊家常,可美了!”老人指着一个绿意盎然的小花园说。
老人名叫谢泽建,今年75岁的谢泽建是麦岭镇白亭东村的老支书,他和村民们是2011年因南水北调工程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滔河乡白亭村迁到麦岭镇的,“当时俺的待遇是真好,来了都有饭吃,房也盖好了,吃水不要钱,敲锣打鼓哩叫俺迎过来了。”老支书谢泽建回忆起初到襄城的情景仍记忆犹新。
谈及这十年在村里的生活,谢泽建表示,“可以,真是可以,刚开始还有点不习惯,语言不通,也不太适应,但是好在一家人在一起,时间长了也就适应了。”为保障移民生活,襄城县委、县政府每年为移民提供移民补贴,“每人每月50元,一年600元,持续二十年,还有这地都给俺流转出去了,一亩地流转金800元。”谢泽健老人笑着说。

在白亭东村村委会,一名中年男子提着桶给村委门口的树浇水。这名男子叫梁松森,是今年新上任的村支部书记。
据两位村支书介绍,村里耗资540万元建设养殖场,占地37.8亩,于2015年、2019年建成后租给村里的养殖大户,每年村里收入71000元,这些收入均用于村里的水费和基础设施建设。去年县移民办为白亭东村投资296万元建设的保鲜库也将要建成投入使用,预计每年增加7万元收入。项目的发展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也有效增加了村民们的务工收入,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随着村里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村民的幸福感在不断提升。
在养殖场门口,一排一人高的桃树上,桃花已争相绽放。“这都是去年种的,今年襄城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白亭东村打造成‘美好移民村’,接下来还要在果树旁边的绿化带上铺上彩砖,进行自来水管道改造。”梁松森自豪地说。
村里小学书声朗朗、孩子玩闹笑声嘻嘻、老姐妹闲聊笑声阵阵,夹杂两声鸡鸣狗吠,入耳入心,一幅动人的乡村生活画卷在白亭东村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