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许昌 > 社会 >

热线:0371—65710329 信箱:hntyxww@126.com

襄城县山头店镇:山坡盖“金被” 腰包鼓起来
2021-03-10 19:25:00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关潼


中新河南网3月10日电
(张培 古国凡 张广雨)3月10日,春风荡漾。在八百里伏牛山之首的最东头——襄城县山头店镇,漫山遍野金灿灿的油菜花绵延起伏、无边无垠,层层梯田,铺满金黄,如诗如画,恰似一幅美丽山乡油画。
  
如果放在十年前,这个场景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中原第一首山头”山头店镇沿山7个村的万亩土地分布在首山坡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的村民上山砍树、垒石砌堰,开荒造田。进入九十年代,村民们上山打石货卖钱,仍没摆脱贫困。山头店社区党支部书记崔东亚无限感慨地说,2019年山头店村改为社区,600余户村民原先守着资源丰富的宝山过着穷日子,住的是土坯房、盖的是烂被子、吃的是红薯馍。前些年,全村人找到了一条“财路”——上山打石货,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仍然过着穷日子。到2012年,山头店开始封山育林,满山遍岭栽上了果树,树下种油菜。如今村民们脱贫致富了,住上了小洋楼,过了好生活。2021年3月15日,将在这里举行为期一周的“中国·襄城首山第四届油菜花旅游文化节”。

  
绕过樱桃沟,沿着环山渠,满目金色赏心悦目,春风吹来,花香氤氲,沁人心脾。此情此景,真让人有“若无香风起,疑是满地‘金’”之感,贾庄村村干部杜国亭站在油菜地里侍弄泛新芽的果树,他得意地说:“俺在这荒山上栽植了新品种柿子、桃树,冬天果树下边套种油菜。春天金黄一片,一亩油菜额外收入1000余元,赏罢油菜花看桃花、柿花,一亩果园顶得上十亩田,亩产收入万余元。”
  
贾庄村1200亩耕地,山地就占一半。过去,全村一半劳动力上山打石货维持生计,不仅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农民也深受其害。村上有10多人因打石头受伤,造成终生残疾,还有不少农民患上了肺尘病。如今栽果树、种油菜、观“金海”走上了致富路,真是两种滋味两重天。80多岁的农民孙金明在山上栽种柿树、樱桃树70多亩,林下种油菜,年收入30余万元。老人逢人就说,“富民政策暖人心,果树油菜变成金。”

  
花好蜂蝶来。3月7日,尉氏县南曹乡魏庄村放蜂人王二红夫妇,连夜来到首山脚下赶花期,几十箱蜂箱整齐排放,蜜蜂翩跹,二红兴奋地说,“每年就要在这里住上个把月,油菜后,赶桃花、柿花,一个月能收入万余元呢!”
  
既要守住绿水青山,又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告别对自然资源粗暴利用。形势倒逼观念更新。为打赢扶贫攻坚战,建设美丽富绕新山村,近年来,山头店镇党委、政府围绕首山自然资源。名胜古迹,首山公园做文章,建林果观光采摘园,万亩油菜生态园,按照新产业的要求,鼓励农民承包荒山,政府买单购买优质林果树苗,新品种油菜种子。路修到山上,电架进山沟。经过苦战,万亩荒山披上绿装,金灿灿的油菜填满了沟沟坎坎。

  
村民经历了从望山兴叹的无奈到乱采乱伐的疯狂,从封山植树种油菜的热情到美丽蜕变的欣喜,昔日的石渣山变身花海、聚宝盆,昔日的省级贫困乡成为美丽富绕的中原名镇。2015年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为8000元,2020年猛增至1.9万元。5个贫困村脱贫退出,859户2582人贫困户全部脱贫致富。
  
“近年来,山头店镇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靠首山丰富资源,大力发展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农业,带来了生态美、环境美,农民富。今后,我们要加大农旅融合力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打赢乡村振兴这一仗!”山头店镇党委书记申世钦表示。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豫ICP备20210353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