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许昌 > 社会 >

热线:0371—65710329 信箱:hntyxww@126.com

长葛市石固镇:发展村集体经济 助力脱贫攻坚
2020-08-26 19:13:33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关潼
  中新河南网8月26日电(张培 刘长伟)2019年以来,长葛市石固镇花杨村探索多种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新模式,实现多元化发展,带动基层党建、脱贫攻坚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让沉睡资源活起来,走“资产经营型”模式发展道路。花杨村摸清建设用地家底,主动对接市场需求,公开对外出租,把沉睡的土地资源激活起来。近年来,先后将村内闲置的学校、厂院等20多亩闲置建设用地进行了盘活,出租给发制品企业、浴柜电商企业、农家乐等使用,年租赁收入达13万多元。2019年,花杨村投资200万元在村北头10亩的闲置建设用地上建起商务楼,出租给瑞丽发饰品公司,村集体经济每年实现12万元净收益。目前,该商务楼入住的发制品公司又建成镇电商扶贫公共服务中心和档发产业发展扶贫基地,迅速产生产业规模效应,年营业额达1.5亿元,带动本村周边村庄21名贫困户增收致富。2020年,将村南头废弃的小学进行整治改造,建成标准化仓库,出租给电商企业华尊卫浴有限公司,每年获得年租金7000元。华尊卫浴公司在当年就实现营业额4000多万元,净利益达300多万元。同时,两家企业积极吸收30多名花杨村民在企业务工,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增加收入达150多万元。
  
  让分散土地聚起来,走“土地经营型”模式发展道路。花杨村根据外出务工人员多,耕地无人打理的情况,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积极引进有实力的种植大户来发展规模种植,把各户分散的土地聚起来进行集中流转。在实践中,花杨村通过采取“支部+农户+能人”的模式,建立了花杨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引导村民以入股、转包等形式开展土地流转,将耕地折算成股金入股到种植基地共同参与发展,推进了农业规模化种植,提高土地利用率,壮大村集体经济。2019年,全村流转土地1200亩,每年增加收入达60多万元。同时,在家的村民被种植大户聘用从事农业生产,实现再就业,又增加收入。
  
  让撂荒土地种起来,走“特色种植型”模式发展道路。流经花杨村的暧泉河周边有大量的土地常年荒芜,“村两委”在调研农业市场需求后,采取“支部+贫困户” 的模式,开发整治荒芜土地,试点农业特色种植。2019年 “村两委”组织贫困户对30亩荒芜地进行开发整治,试点麦椒套种,由贫困户参与日常管理,当年实现收益4万多元,趟出特色种植的新路子,在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也增加贫困群众的收入。在去年种植经验的基础上,花杨村今年又反租流转土地50亩,扩大麦椒套种植,目前长势良好,预计可实现收益5万多元。
  
  让传统文艺兴起来,走“商演创收型”模式发展道路。花杨村有悠久的文艺传统,村民们无论在戏曲演唱、乐器演奏,或是舞狮、舞蹈等方面都很在行。目前,村里成立戏曲剧社、舞蹈队、舞狮队、军乐队、腰鼓队,业余时间除在本村演出丰富村民生活外,每年还走出去进行党建、脱贫攻坚等义演达60多场次,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下一步,花杨村将发挥传统文艺的优势,在现有演出团队的基础上组建文艺演出公司,采取“支部+公司”的模式,积极对接市场需求,进行商业艺演,每年可为集体创收达10万元。
  
  让传统产业传下来,走“产业带动型”模式发展道路。花杨村曾经有生产腐竹的传统产业,由于近几年环保整顿,腐竹生产已停产多年。去年底,天然气入村到户,已具备重新生产腐竹的环保方面条件。“村两委”经过研究,决定采取“支部+企业”模式,由腐竹企业以设备、技术入股,村里以资金入股的方式成立股份公司,重新启动腐竹生产,提高产品工艺和质量,打造出“花杨牌”腐竹品牌,每年可以给村集体经济带来15万元以上的收入。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豫ICP备20210353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