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 精准扶贫——记襄城县十里铺镇仝庄村驻村第一书记
2020-07-03 19:10:17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关潼

中新河南网7月3日电(李麦囤 古国凡 刘自强)6月27日,热气熏蒸,大地滚烫。一位年轻女干部来到襄城县十里铺镇仝庄村,一头钻进姚军朴家“桑拿般”的蔬菜大棚里,汗流浃背的给豆角、茄子、洋葱拍视频,拍抖音,发往朋友圈。
“闺女,天太热了,出来歇会吧。”姚大娘口中的“闺女”,并非她的亲闺女,而是一位驻村干部。她名叫李燕芬,是襄城县统战部台办主任,全县唯一的正科级驻村第一书记。
“村里这么乱,过去镇上派了多次工作队都不行,她一个文质彬彬弱女子,还戴个眼镜,能行?”村民仝志刚说,当时大家都这么想。
仝庄村是个典型的软弱散村,有事无人管,群众意见大,上访告状是家常便饭。外面人笑话说,别的村搞经济“专业”,仝庄村告状“专业”。
受党的委派,就要迎难而上。今年初春,45岁的李燕芬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燕子,顶风冒雨,先后走访仝庄村老党员、贫困户160多人次,用真诚打开了大家的心扉。首先推动村里实施财务公开,接着狠抓村里班子建设,召开村干部、党员会议,学党章,重温入党誓词,并开展党员“初心使命四问”活动,党员干部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的最急最盼的问题,群众拍手欢迎。农民仝志刚佩服地说:“看起来李书记治乱,还真有两下子”。
村里稳定了,李燕芬整个身心投入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上。她根据村上8户21人贫困群众的实际情况,制定精准扶贫计划,因户因人逐户脱贫提出了“近郊蔬菜产业化,城边饮食、企业服务化”的发展思路,为困难群众提供致富门路、就业岗位。为了挤出更多时间扶贫,她吃住在村与群众打成一片。不顾寒冷酷暑,刮风下雨,她就像燕子一样,展翅飞进贫困户家中、田间地头,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由于李燕芬平易近人,真心服务,不少群众认为叫李书记有点外气,干脆称呼李书记为“闺女”、“姐妹”。难怪村上的贫困户孙国军动情地说:“是燕芬这闺女帮俺挖掉了‘穷’根。”
扶贫不仅“输血”,更重要的是“造血”,为贫困群众,提供技术和就业门路,这是李燕芬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的扶贫方略。贫困户仝国林夫妇因车祸致残,28岁大的儿子仝建峰只能在家照顾两位老人,不能外出务工,家庭生活十分困难。李燕芬发现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建峰,你需要干点啥?只管给大姐说”“我想学理发!”仝建峰带着期盼的眼光回答。“中,没问题,我帮你联系。”李燕芬跑了几个理发店联系,最后联系到一家爱心理发店,愿意免费传授理发技术。经过学习培训,仝建峰基本掌握理发技术。为使仝建峰尽快就业,李燕芬多次出面,协调一间临街门面房。以先开店,半年后再付租金的方式,帮助仝建峰开个小理发店。
5月6日开业那天,李燕芬光顾询问缺啥少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使仝建锋在能够照顾父母的同时,每月理发还能收入5000多元。仝建锋逢人便说:“是李大姐救了俺一家,帮我找到了就业门路。”
“燕芬这闺女,可是俺的主心骨。贴心人、救命大恩人呀!”贫困户卢成安无限感慨地说。原来70多岁的卢成安患有双膝关节病长期不能正常行走,今年3月中旬的一天,家人带他去县医院检查治疗,卢老汉听医生说双膝关节进行置换手术,费用需要8万多元。顿时卢老汉吓瘫了:“孩子,咱回家吧,我不治了。”卢老汉泪流满面地说。
的确如此,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李燕芬得知后来到卢老汉家:“大伯,要树立活下去的信心,没有过不去的坎,有困难咱一起想办法解决。”李燕芬先从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入手,为卢老汉家中申报了最低生活保障,又申报了公益岗位,并协调村里把卢老汉家的耕地流转给大户种植,增加收入。同时发动村民开展爱心捐款,并征得县人民医院的大力支持,很快入住医院,对卢老汉成功做了双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4月20日,卢老汉恢复良好出院。
的确如此,对于一个贫困家庭来说,简直是个天文数字,李燕芬得知后来到卢老汉家:“大伯,要树立活下去的信心,没有过不去的坎,有困难咱一起想办法解决。”李燕芬先从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入手,为卢老汉家中申报了最低生活保障,又申报了公益岗位,并协调村里把卢老汉家的耕地流转给大户种植,增加收入。同时发动村民开展爱心捐款,并征得县人民医院的大力支持,很快入住医院,对卢老汉成功做了双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4月20日,卢老汉恢复良好出院。
驻村驻心,帮扶帮到群众的心坎上。在李燕芬辛勤努力下,全村出现了勤劳致富的繁忙景象。菜农姚军朴说:“燕芬这闺女为俺用网络直销蔬菜,各种蔬菜畅销北京郑州,15个菜棚一年收入30多万元,在北京俺就买了两套房子,如今的日子过的真带劲。”目前,全村8户贫困户21人,已脱贫7户18人,剩余一户3人实行了兜底脱贫。但李燕芬没有满足,而她就像一只小燕子,跑镇飞县,筹措修路资金,实现街街通,通户户通,为百姓致富吐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