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许昌 > 社会 >

热线:0371—65710329 信箱:hntyxww@126.com

禹州市颍川街道:捷报频传斗志昂 文明之风拂面来
2020-06-24 19:27:00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关潼
  中新河南网6月24日电(李麦囤 潘高峰)近日,河南省委、许昌市委的捷报不断传到禹州市颍川街道办事处,颍川街道机关荣获省级文明单位,南街社区、十里社区、尹庄社区荣获省级文明社区,夏禹社区、锦绣社区荣获许昌市文明社区。一个个捷报的传来,激励着颍川人民向往文明的斗志更加激昂。
  
  走进禹州市颍川街道,一面面文化墙,引导着群众崇尚文明;一个个先进典型,激励着群众崇德向善;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丰富着群众的文化生活……火热六月,颍川大地处处涌动着滚烫的文明之风,焕发着无尽的生机和活力。
  
  近年来,禹州市颍川街道牢牢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以乡风民风美起来、人居环境亮起来、文化生活丰起来为目标,把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步迈进,广袤社区文明新风激荡,呈现出核心价值观立“正气”、精神扶贫强“志气”、环境提升塑“美气”、移风易俗涤“浊气”、文化建设养“雅气”的生动局面,有力促进了街道人居环境改善、居民素质提升、乡风民风美化、文明建设进步。
  
  颍川街道从2011年连续三届荣获省级文明单位,15个社区中,全国文明村镇1个,省级文明社区4个,许昌市文明社区6个,禹州市文明社区4个,达到了精神文明建设全覆盖。
  
  该街道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深入社区,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多次召开会议,全面研究制定建设工作方案,制定长效规划,按照创建工作要求和社区居民需求,制定接地气、居民欢迎的创建台账,定期督导活动开展成效和质量,形成了全域创建的浓厚氛围。
  
  颍川街道拓展宣传教育阵地,依托道德讲堂、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室、百姓大舞台等公共宣传平台,精心构建了“领导干部讲政策、专家学者讲理论、第一书记讲社情、道德模范讲故事、致富能人讲本领”的宣讲格局,广泛开展快乐星期天、好家风好家训、道德模范巡讲、诚信等主题活动100多场次,1万余人受益,弘扬了社会主旋律。
  
  该街道先后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对背街小巷进行了硬化、美化、亮化、绿化、洁化,制止私搭乱建,深入开展数字化城管平台、五城同创、百城提质、美丽乡村建设。投资7万多元对四条背街小巷改造提升,投入180万元对书院前街道路进行重修。投资60万元对建设南路、创业西路进行翻修。投资380万元对11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居住和生活环境的改造提升,增强了居民的精气神和幸福感。
  
  “现在社区的风气就是好,打牌、吵架、比阔气、不赡养老人等不良风气在我们社区绝迹了,现在没事就去社区图书室、远程教育室充电,在家里孝敬老人看谁做的好,要是不孝敬老人就没法出门。”颍川街道寨子社区居民马党峰说。
  
  文明社区,美在风气、美在风尚、美在风俗。近年来,该街道把培育文明风尚贯穿到社区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完善居规民约,居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制度,切实保障了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明确了红白事办理流程、标准,限定了彩礼数额,使红白事开支大幅缩减。全街道15个社区均制定修改完善了居规民约,居规民约“小章程”已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硬杠杠”。文明评选持续发力,评选出“道德模范”5人,“颍川好人”10人,“好乡贤”10人,“五好文明家庭”43户,形成了比勤劳、比致富、比团结、比和谐、比文明的良好风气。各社区均设立了“孝道文化墙”、“道德模范风采榜”,持续放大好人榜的宣传效应。
  
  志愿服务实现菜单式、常态化。该街道制定工作日主题,着力打造每天都是志愿服务日,逐渐形成一社区一品牌、一网格一特色”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和生活关爱、医疗咨询、心理慰藉、文化宣传等特色服务项目,把“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身边,为居民提供点对点、零距离的“菜单式”服务,疫情期间社区志愿者的代购代买服务深受居民欢迎。目前该街道注册志愿者5362人,建立志愿服务站16个,成立志愿服务队20只,志愿服务分队89只。开展城市清洁行动150余次,参与文明城市宣传50多次,医疗体检40余次,志愿帮扶200余次。
  
  “现在,不用跑腿就能听大戏,每到周末社区的戏迷乐园就会准时来到家门口,专业水平不亚于正规剧团,现在听到锣鼓声我心里就痒痒。”颍川街道南街社区居民穆建民兴奋的说。
  
  该街道以文化人结硕果,谱好文化惠民曲为载体,按照“一有七中心”标准,建成高标准综合文化站和社区综合文化中心,每个社区建有文化广场和文化活动室、有宣传栏、有文化器材、有体育设施,颍川街道成立了26人的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到各社区开展文艺演出20余场次,社区文艺小分队每周开展快乐星期天主题活动,结合春节、元宵、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相继开展端午节包粽子比赛、中秋诗会、元宵节猜灯谜等活动,强化民俗传承,挖掘传统节日精髓,拓展节日文化内涵,让节日更富人文情怀,让社区更具情感寄托,让“建起来”的文化阵地“转起来”。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豫ICP备20210353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