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区袁庄村:家门口办厂 助村民增收
2020-05-27 18:45:13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关潼
中新河南网5月27日电(郑超伟 靳莹莹 赵刚)“要不是在高培恁这儿上班,这家里的日子该咋过?谁能供养得起两个学生上大学!”许昌市建安区袁庄村脱贫户魏顺芳一边忙手里的活,一边笑着对站在一旁的袁高培说。
5月20日,在艾庄乡袁庄村社区工厂——许昌伟泰发制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分撮、点胶、捻股、套环、穿线,1分钟多一点,一根拉环发就做好了。近1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内,40多名工人戴着口罩,依次排开,麻利地操作,制作棒棒发、拉环发等假发制品。
据介绍,今年33岁的袁高培是艾庄乡袁庄村人,也是许昌伟泰发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2002年,15岁的袁高培子承父业,接管父亲的档发加工厂。18年来,他努力工作,先后到上海、浙江、广州等地学习,紧跟市场发展和时代潮流,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档发加工技术水平,将原来简单的原材料加工业务向上游扩展,进一步深加工,从事棒棒发、拉环发、指甲发等加工。
2015年来,袁高培应响艾庄乡党委、政府号召,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给袁庄村和周边村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安排工作岗位,吸纳49名村民在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2000元。
“我每月有2500元收入。”魏顺芳说,丈夫早年在电线杆上摔下,不能干重活,当时,家里有2个学生和80多岁的婆婆,还种有十几亩地。在袁庄村党支部书记袁运杰的鼓励下,她来到袁高培的厂子里上班。
“刚开始不会做,高培就让厂里的师傅手把手教我。没想到培训期间还有工资,第1个月就领到了1000多元。”拿着工资,魏顺芳心里美滋滋的。
“现在,大女儿大学毕业上班,二女儿正上大三。”一年到头在工厂上班,魏顺芳培养了2名大学生。“在家门口上班,啥时候有事情,站起来就走了,来了照样有活干,既能照顾家里、地里,又能挣钱,还从不拖欠工资。”魏顺芳很是满意地说。
“作为袁庄村的一员,看到家里有老人、病人和孩子,无法外出务工的乡亲能在家门口就业,我很高兴。”袁高培说。“厂子里的员工,大多是留守妇女,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上,家里有老人、孩子,急用钱的时候多。”袁高培每月及时发放工资,也尽量不给工人办工资卡,方便他们及时用钱。
“老板人很好,除了按时发放、允许提前预借工资,福利待遇也不错。”53岁的袁庄村1组脱贫户安春香说,自己的丈夫蔡德明患脑梗后遗症,眼睛失明,2017年至今,她一直在袁高培的厂子里上班。
“离家几百米的距离,不耽误中午回家做饭,每月还有2300元收入。”安春香说,麦田农忙时节,他们每人能领到一箱饮料、一大包20袋装的洗衣粉,中秋节、春节都能领到米、油、水果等,厂里还为她们发工装,组织他们旅游、聚餐。
多年来,除了在生活上多关照员工,帮助他们持续增收,稳定脱贫,袁高培还积极参与村庄建设和发展。每年村里举办重阳节“敬老爱老”活动,袁高培都会拿出2500元善款;村里办古会唱大戏,袁高培也会拿出2000元赞助金;疫情期间,他踊跃捐款、奉献爱心。
“自己富了,要时刻想着村里和乡亲们,要让乡亲们有活儿干、有钱挣,村庄建设更美好。”袁高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