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许昌 > 社会 >

热线:0371—65710329 信箱:hntyxww@126.com

许昌市建安区:经济企稳回升态势良好
2022-06-06 10:58:15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关潼
  中新河南网6月6日电(郑超伟 赵彩娜)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考验,许昌市建安区紧盯时间、任务“双过半”目标,严格落实“日监测、周调度、旬研判、月分析”经济运行工作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加大调度频次,全区经济呈现出企稳回升、加快恢复的良好态势。
  
  据了解,今年前4个月,建安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居许昌市第3位,增速高于全市1.5个百分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65亿元,同比增长21.3%,增速居全市第3位,高于全省9.3个百分点;全区入库新开工项目19个。截至5月25日16时,建安区复产企业181家,复工率100%,累计在岗员工19062人。
  
  为确保经济平稳运行,建安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
  
  做好企业防疫。建安区督促企业申领、张贴、使用场所码,通过中小企业服务群,每天传送疫情中高风险区情况,提醒员工食宿在厂,不与中高风险区返回人员接触。
  
  实行闭环管理。能够实行闭环管理的企业,员工全部吃住在厂;不能实行闭环管理的企业,员工对企业作出承诺,保证“两点一线”工作轨迹,由行业部门出具上岗员工出入证明,推送到各乡镇(街道)社区、楼院,经防疫卡点核实员工健康信息,放行员工上岗;采取闭环管理措施,加快项目建设,实行生活物资线上配送,帮助解决钢材、商砼等原材料,全面掀起项目建设高潮。目前,累计推送12409人。
  
  强化物资保供。为进一步畅通物资保供人员入郑通道,建安区在全区范围内严格排查从事疫情防控、物资保供、救治转运等工作人员信息,提请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为我区建立疫情防控入郑“白名单”,解决了企业货运车辆和人员的出行难题。
  
  针对建安区下一步经济发展,该区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要继续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总体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精准施策,抓好疫情防控、企业生产、项目建设,稳住经济大盘。
  
  一是全力抓好经济运行监测。坚持“日监测、周调度、旬研判、月分析”工作机制和周例会制度,加强对主要指标、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监测,加大调度频次,推动问题及时有效化解,确保经济运行平稳。
  
  二是全力推动达产达效。用好“万人助企联乡帮村”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实施闭环管理保障重点企业生产经营重点项目复工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全力保障企业生产所需的人工、资金、原材料、物流运输等要素资源,做好跟踪服务。对已经复工复产的重点企业,坚持“一企一策”,千方百计克服疫情影响,帮助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堵点难点问题,确保181家规上工业企业尽快达产达效、高负荷生产。
  
  三是全力抓好项目建设。落实好专班推进、周例会、红黄灯预警、重点项目“白名单”等工作机制,实行台账管理、精准调度,抢抓二季度项目建设黄金期,加快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对42个省、市重点项目中发制品产业园、红东方氨基乙酸、职业教育中心、许州路北延4个未开工项目,找准问题,逐个化解,力争尽快开工,确保上半年项目开工率达到100%。加快推进20个“三个一批”项目进度,推动三佳万向节、陆路口岸铁路专用线、惠众抗菌类沙星药3个未投产项目和区二高新校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三期、悦净中央空调设备、瑞贝卡新型功能性纤维材料研发基地4个未达效项目尽快投产达效。
  
  四是全力抓好市场主体培育。完善市场主体培育专班推进机制,建立完善“四上”企业培育台账,加大排查力度,深入挖掘潜力,对规模企业进行实地核查,及时入库;对接近规模的企业做好指导服务,重点培育。同时,分类制定梯次培育计划,加快“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进程,紧盯新培育8600家市场主体和120家“四上”企业年度目标,按时完成培育任务。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豫ICP备20210353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