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建安区:同心抗疫 托起“生命方舟”
2022-05-16 11:43:19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关潼
中新河南网5月16日电(郑超伟 周焰)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许昌这座城市不再热闹非凡一轮又一轮的核酸检测,都牵动着千万人的心一份份核酸报告的诞生,更离不开方舱实验室里,这些藏于幕后的“隐形战士” ……
在抗疫斗争最困难、最关键的时刻,5月3日,许昌市建安区疫情防控指挥中心紧急部署,调拨区疾控中心武燕、史园园、黄晓光、赵燕4名检验经验丰富的骨干火速驰援建安区妇幼保健院PCR方舱实验室。在空间密闭狭小、闷热异常与新冠病毒几乎零距离接触的工作环境里和该院的检验员们不惧艰辛比肩而立,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为疫情防控工作默默付出,全力守护。
在这里,PCR方舱实验室就成为了她们的抗疫主阵地,一支全副武装的“白衣战队”就驻扎在了这狭小的实验室里。她们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和一双火眼金睛,每天对上万人次送检样本进行核酸检测。从试剂配制、处理样本、扩增样本、到结果分析,她们在距离病毒最近的地方,准确严谨的完成每一个实验步骤。
检验人员在试剂配制区配制每天所需要的检测试剂,其主要工作是配试剂、各种材料登记、各种消毒登记。
检验人员在标本处理区进行样本的前处理和核酸提取工作,是核心区也是标本制备区,工作最辛苦。主要工作是拆包、整理标本、编号、加样、核酸提取、加核酸、刷条码、打包标本、清洁消毒等事项,手工操作居多,繁杂,每天重复上千、上万次的规定动作,很容易造成身体各个部位酸痛。此区域个人防护要求也特别高,必须穿戴防护服、N95口罩、防护面屏、双层乳胶手套、靴套等全副武装。因穿脱防护流程复杂很不方便,再加上面对堆积如山的标本,检验人员为了不浪费防护服、不延误出报告时间,尽可能的少喝水避免上厕所。
检验人员在样本扩增区进行样本的核酸扩增,由于空间狭小她们必须蹲下或跪在地板上进行放置。主要工作是上机扩增,结果分析上传。这个环节一般需要耗时90—120分钟。过程中,仪器一旦启动,不能中途停下添加新的标本,从采样到核酸制备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返工重测,从而使报告时间加倍。
当取得核酸扩增结果后,检验人员需要对结果中的可疑阳性和各种原因导致的,对结果判读有影响的样本进行复测,以保证结果的可靠性,最后工作人员将结果上传。此时才是完整的一个核酸检测周期。
由于PCR方舱实验室是负压环境,平常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长为4小时,而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白衣战队”却在这些天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克服重重困难平均每天工作10个小时左右,非常疲惫,负压环境让她们的嗓子充血,身体也开始出现不适,疲倦得只剩下黑眼圈,即便如此,她们依旧无怨无悔,“这里有我们热爱的事业和更需要守护的人啊!”
5月15日下午6点,建安区妇幼保健院PCR方舱实验室接到通知有新的检测任务,任院长考虑到检验员们需要挑灯夜战且前来支援方舱实验室的检验员们也都是女同志,并且在异常闷热的环境里连续“作战”了十多天,除了身心俱疲,她们更想的是洗个热水澡,美美睡一觉吧。便组织院领导班子暖心的为“白衣战队”准备了洗漱大礼包以及水杯。让在被病毒无情隔离的环境里多了些许色彩和温暖。
在小小的方舱核酸检测实验室里,记录着每个人的成长,汇聚了浓浓的抗疫力量。这些隐藏于幕后的“战士”们用最快的行动奋战在抗疫一线,不分昼夜,与时间赛跑,同病毒较量。方舱实验室就像疫情中的“生命方舟”,承载着无数希望,“白衣战队”奋斗在与新冠病毒正面交锋的第一战场,在她们的身上真正体现出了妇幼人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