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建安区:保供稳价 抗击疫情
2022-05-10 10:05:46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关潼
中新河南网5月10日电(郑超伟 靳莹莹 朱元隆)在疫情期间,群众的“菜篮子”“米袋子”“肉盘子”保供稳价,是抗击疫情的另一个重要战线。
“要加强物资供应,做好生活、医疗等重要物资的货源组织、物流保通工作,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行为,确保市场供应充足、社会稳定有序。”自从5月2日发现本土疫情以来,许昌市建安区委书记马浩、区长高雁在每天的疫情防控日调度会上着重强调,要将疫情期间群众生活物资保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为有效预防因疫情引发的生活物资波动,保障全区群众生活物资供应充足和社会大局稳定,建安区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相互协作,全力以赴保障市场供应。
建安区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区政协副主席杨清伦任组长,区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发改委、交通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保供工作领导小组,设置“市场防控组、监测信息组、供应保障组、应急支援组”,积极开展市场疫情防控、物资信息监测、物资供应保障、应急支援等工作,确保全区市场保供体系安全高效运转。及时启动《建安区疫情期间生活物资保障供应应急预案》,并多次召开工作会安排部署,区主要领导亲临重点保供单位鲜之达中原农产品物流港实地调研,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快捷畅通的配送体系是保供的关键环节。建安区建立了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供应体系。明确由一级市场鲜之达中原农产品物流港和二级市场九弟国国商贸、胖东来金三角店、胖东来北海店组成区级供应中心,负责组织货源及向各乡镇(街道)配送物资;在各乡镇(街道)设立由44家规模较大的商超组成的分拨中心,负责对接区级供应中心,做好物资需求统计、采购、转运等事宜;在全区381个村(社区)设立425个便民配送网点(店),负责收集信息、接受物资。
物资配送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管控区由村民自行到指定便民店购买;封控区采取“商超+农户”“商超+村(社区)卡点+志愿者”模式,安排专职人员每日通过微信群平台统计各户物资需求,由乡镇分拨中心负责将物资配送到封控村卡点或便民店。封控村以组为单位,成立由村两委干部、组长和志愿者组成的物资配送小组,逐户将物资送到村民家门口。
建安区广泛发动辖区各大商超、农贸市场进一步开拓市场,增加物资订单,加大物资库存,重点对果蔬、肉类、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足额、多品种备货。
为保障物资配送渠道畅通,建安区商务局积极对接许昌市商务局,于5月4日下午申领保供人员通行证4500张,车辆通行证250张。截至5月7日12时,累计发放人员保供通行证4250张,车辆通行证240张。
为加强疫情期间对物资供应价格的监督,建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区开展价格监督检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33人次,检查商超、临时隔离供餐单位、药店168家次,转发提醒告诫书680人次,张贴提醒告诫书300余份,为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筑起了一道“市场监管”防线。
为确保主要供应市场运转流畅,建安区商务局安排专班入驻鲜之达中原农产品物流港,协助做好车辆出入、人员核酸检测、物资储备监测等工作。截至5月7日中午,该物流港各类物资库存达7065吨,物资储备充足,可以确保疫情期间全区生活物资供应货丰价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