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区农业农村局: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工作
2022-05-07 17:21:41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关潼

中新河南网5月7日电(郑超伟 仝瑞音)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在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和吃劲阶段,许昌市建安区农业农村局将党建工作融入疫情防控和农业农村工作的全过程,引导每位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战疫情保生产。全体党员干部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中,把群众装在心里,用践行初心使命的实干,提升政治站位,坚定责任担当,“双统筹”做好疫情防控的“守门人”和农业春管工作的“田管家”,彰显了“三农人”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担责的政治自觉,忠诚诠释了“三农人”“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勤政为民、恪尽职守”的优秀品质。
党建引领聚合力,筑牢疫情防控“红色堡垒”。
疫情发生以来,建安区农业农村局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局党组领导核心,第一时间召开党组扩大会,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把做好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有力有序履职尽责,激励引导全体党员干部保持定力、坚定信心,担当作为。局党组要求,8个党支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建安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上来,明确责任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政治任务扛在肩上,靠前履职、率先垂范、主动作为,发扬“三农”人敢啃硬骨头、敢打硬仗的优良作风,以“硬肩膀”扛起疫情防控重任,同心戮力,确保工作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全局先后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推进会6次,在高速路3个卡点、107国道和老城区9个家属院投入疫情防控人员160人。
局党组号召力旗帜鲜明,疫情防控一线党旗红。
“越是在紧急关头、非常时期,越是在严峻的挑战下、特殊的环境中,越能彰显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声令下, 8个党支部闻令而动、迅速响应,奏响疫情防控红乐章。各支部第一时间落实局党组安排,第一时间响应局党组号召,第一时间组织动员全体党员干部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线,充分发挥“主心骨”、“顶梁柱”的作用,同心同力、同力同行,及时组织传达学习上级有关精神,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细化各项防控措施,设立党员先锋岗,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力做实疫情防控工作。8各党支部136名党员,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过硬的工作作风,按照要求到达各个执勤卡点。
党员争做“排头兵”, 当好疫情防控“守门人”。
“关键时刻,必须冲到最前面!这是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担当。”在疫情防控中,全局136名党员干部当先锋、作表率,以激荡昂扬斗志,带头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争当抗疫“排头兵”, 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绝大多数”,体现了党员干部不怕艰难、不怕险阻,大无畏的拼搏奋斗精神,折射出共产党员责任担当的群体形象。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张保德,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领导带头作用,始终坚守在疫情最前沿,在值班卡点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坚持以身作则下到卡点值班,往往是值了上午班,下午还要替其他同志值班,六天时间参与疫情防控值班五天。能源站闫志强同志被安排在高速路下路口值班,高速路口值班结束后,还要到局机关值班。在农业农村局还有很多类似的党员干部,在疫情面前,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冲锋在前,争做“排头兵”,齐心协力抗疫情,坚持紧跟节奏“连轴转”, 慎终如始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守门人”。 行动是最有力的带动,示范是最鲜明的垂范,正是有一大批党员的表率带头作用,这样的率先垂范,担当作为,凝聚了打赢疫情防控的坚实力量。
党建引领不松劲,麦田春管正当时。
为确保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不误,坚决扛稳粮食生产安全重任,区农业农村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12人,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勘察、因地施策,为农业种植提供技术指导。“我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病虫害进行监测预警,利用建安区农业科技小院微信公众号,发布当前小麦管理意见,及时对农民群众进行技术指导和小麦病虫害防治宣传,为小麦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该局副局长杨宝生说。
当前,建安区小麦已进入灌浆期。入春以来,各级领导和农业部门,对小麦病虫害防治高度重视,强化宣传和技术指导,把握好小麦赤霉病防控的“窗口期”,落实统防统治、群防群治。特别是小麦“一喷三防”工作作为麦田管理的重中之重,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及早做好了各项准备。从4月中旬开始利用中央财政农业生产救灾资金147.3万元(第一批)、市财政资金13万元和区财政配套资金180万元及中央农业生产救灾资金327.5万元,开展对小麦条锈病应急防控,赤霉病的预防,通过政府购买植保专业化服务,对种粮大户,示范园区,重点乡镇,重点村庄整乡整村推进,开展了小麦“一喷三防”专业化统防统治近20万亩,带动群防群治46万余亩。目前,全区小麦“一喷三防”工作正在科学、有序开展,力争5月15日前,全区所有麦田普防一遍,做到应防尽防,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害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