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许昌 > 社会 >

热线:0371—65710329 信箱:hntyxww@126.com

襄城县:乡土人才“香起来” 乡村振兴“兴起来”
2022-04-14 12:26:56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关潼
   
  
  中新河南网4月14日电(张培 李麦囤 赵红水)乡村振兴,人才先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文章中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要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
  
  近年来,襄城县大力实施乡村人才振兴战略,找准新时代乡土人才工作坐标系,制定出台《襄城县乡村人才振兴五年实施方案》,不断培育、使用、激励乡土人才,让乡土人才“香起来”,乡村振兴“兴起来”。
  
  多方式引育,让乡土人才“破土而出”
  
  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
  
  开展襄城县第一届优秀乡土人才和优秀返乡创业人才评选,从农民企业家、农村种植高手、养殖能人和能工巧匠中评选出40名优秀乡土人才和优秀返乡创业人才。
  
  建立襄城籍在外人才联系服务制度,打好“乡情牌”“乡愁牌”,支持和吸引襄城籍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原籍大学生、外出人员回乡创业,让曾经“走出去”的成功人士“走回来”,形成“人才回流”“资金回流”“经验回流”的“雁群效应”。
  
  加强乡土人才培训力度,综合运用远程教育平台、乡村振兴大讲堂等渠道,开展多元化、订单式培训,不断提高乡土人才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带动群众致富的“土专家”“田秀才”。建立高素质农民、科技推广人才、农场经营人才等6类农业人才信息库,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400名家庭农场经营者、107名农技人员、200名农产品安全协管员培训,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育工程,培训9500人次以上。
  
  全方位用才,让乡土人才“香溢四方”
  
  鼓励优秀乡土人才向基层一线下沉倾斜,引导他们充分利用自身特长优势,激发乡土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让他们在乡村这片土地上发光发热。
  
  非遗传承人、越调剧团负责人方爱枝,致力于戏曲的传承与创新,组织剧团开展“送戏下乡”活动,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和精神导向,极大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红薯专家纪安民常年扎根基层,致力于脱毒红薯种(苗)的推广应用,累计推广脱毒红薯种700多万公斤,脱毒红薯苗2亿多株,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精准化服务,让乡土人才“茁壮成长”
  
  坚持物质激励和政治激励并重。在管理期内,优秀乡土人才每人每月发放奖励津贴200元;将优秀乡土人才优先列为党员发展对象和村级后备干部培养人选;推荐5人成为“两代表一委员”人选。
  
  注重示范带动、典型引路,讲好群众身边的“创业故事”,每年选树一定数量的返乡创业典型人物,让群众能够照着学、比着做、跟着干。2022年对50名返乡创业农民工典型授予“襄城县农民工返乡创业之星”称号。
  
  生活上关心关爱,积极为优秀乡土人才解决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定期组织优秀乡土人才进行健康体检等服务。加大对优秀乡土人才的宣传报道,每月选取2名优秀人才进行录制报道,目前已录制报道15余人次,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敬才、爱才氛围,激发乡土人才干事创业“原动力”。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豫ICP备20210353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