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做好生态修复 守护绿水青山
2021-10-20 11:32:00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关潼
中新河南网10月20日电(梁靖 郭婳)生态兴则文明兴。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近年来,许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理念,履行“两统一”职责,扎实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重大生态修复工程项目等工作,当好保护绿水青山的使者,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夯实生态基础。
一是坚持高站位谋划,加快生态修复规划编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高标准、高规格、科学细致编制生态修复规划,对全市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工作进行顶层设计,并深度衔接融合其他各相关部门规划,使规划编制科学严谨、各类项目能真正落到实地,发挥重要作用。为加快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工作进度,邀请省内专家开展调研4次,为全市生态修复规划编制创新了思路。通过前期工作的夯实,目前全市已编制完成生态修复工作方案和项目预算。
二是坚持高标准推动,加快生态修复项目落地。立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自然资源全要素治理。全市谋划了伏牛山片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颍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项目、鄢陵县彭店镇、马坊镇北吴家村等五十八个村黄泛区生态修复项目、鄢陵县南坞镇六村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项目4个项目。目前四个项目相关资料已经报送省厅,并通过论证评审。探索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努力开创多元化投资生态修复项目建设新局面。
经过不懈努力,许昌市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以襄城县首山生态修复项目为例,由于过去生态保护意识不强、开采加工方式粗放,导致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存在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及破坏、地质灾害等地质环境问题。襄城县人民政府于2014年9月开始首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一期修复治理2.58平方公里,二期修复治理0.95平方公里,投资建设修建环山公路14.4公里,山顶大道5.4公里,道路绿化面积1450亩,栽植各类苗木36000多株,种植各类花草20万平方,同时,实施引水上山工程,在首山及周边打井27眼。现在,首山矿山地质灾害隐患已彻底消除,生态环境已得到极大改善,成为市民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带动了周边乡村经济快速发展。
三是坚持高水平实施,加快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景则景”等原则,以推动绿色矿山创建工作为抓手,深入扎实开展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绿化工作,最大限度减少裸露地面,增加绿化面积。截止2020年底,全市持证露天矿山已修复13381.8亩,责任主体灭失废弃矿坑(点)187个,已修复6402.55亩。强化责任落实。制定了年度绿色矿山建设计划台账,全年计划创建10个煤矿、 11个非煤矿山,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中。认真核查复查。开展历史遗留矿山核查工作,摸清底数,厘清责任,为实施“十四五”时期矿山生态修复提供支撑,并对5个入库绿色矿山组织进行了复查,实地查看矿区基本面貌、矿山合法生产情况、周边修复治理项目等情况。推动产业升级。从资源整合、生产方式调整、生产工艺改进方面入手,着力推动矿产资源开发转型升级,努力开创矿山地质生态修复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