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顺河回族区苹果园街道党建引领创新路 老旧小区开新花
2021-06-22 17:34:32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付海涛
中新河南网6日22电(付海涛 刘记)自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开展以来,苹果园街道党工委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解锁“红色密码”,推动城市有机更新,让“老”家园展现“新”面貌,让“老”居民乐享“新”生活,有效提高生活小区的宜居水平。具体经验做法如下:
一、 聚合力,让组织体系更严密
(一)建设组织,让党群干部成合力
将所辖6个社区全部升级“社区党委+网格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同步建立微信群,形成线下线上相结合的组织网络,打牢“红色基本盘”。吸纳河南大学、黄河第一河务局、区委组织部等20家共建单位为街道、社区党建共建联席会成员,扩大“红色朋友圈”。成立临时党支部,将街道社区、项目方、水电气暖、通信等相关单位党员和分包党员领导干部、小区党员全部纳入,组建“红色攻坚团”,为小区居民提供各项便民服务。一张纵到底、横到边的红色组织大网,兜起老旧小区改造的方方面面。
(二)破顽疾,让党员干部打头阵
拆违是老旧小区改造必须攻克的第一道难关。由于历史原因,辖区私搭乱建比较多,2020年4月份疫情防控攻坚期刚过,就举全辖区之力打响“拆违攻坚战”。设立“党员突击队”、“ 党员攻坚班”、“党员先锋岗”。安排党员干部包网格、包楼栋、包住户,分包到人、责任到户,争取最大理解和支持;要求党员干部不但带头自己拆,还要动员亲友邻居主动拆,让党员干部争当先锋、决不做“群众的尾巴”。坚持“零容忍、零矛盾”,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执行到底”,在党员干部带动下,群众自拆率高达60%以上。超额、提前完成共1663处、5.4万平方米的拆违任务。“拆违”又好又稳,为改造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硬件基础。
(三)广参与,让居民群众唱主角
改造包括260栋楼,涉及居民将近1万户、3万多人,必须发挥群众的主人翁作用,坚持入户宣传、政策知晓、意见征集全覆盖;坚持面对面协商议事,设立“居民议事厅”,开门纳谏征集“金点子”;坚持专项组监督保障,成立由老党员、群众代表组成的改造监督小组,对工程全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沟通。改造前问需于民、形成共识,改造中问计于民、达成共建,改造后问效于民、实现共评。确定“14+X”改造计划(14包括下水改造、硬化路面、楼道修补、完善照明、整体绿化等基础建设,X指文化广场、口袋公园等配套改造),同时,挖掘军干所老党员先进事迹、河南大学典型人物事迹等,将社区文化融入改造建设中,先后打造红色文化主题墙26处、文化长廊4处、口袋公园等休闲文化场地4个,既贴合改造实际、更满足群众需求。
二、 提品质,让管理服务贴心窝
探索“三三同心”工作法,坚持“三社同构”,推动“三治同促”,“三感同增”。根据社区实际因地制宜,实行“一社区一品牌”。一是构建“家•社区”,促进自治,增强安全感。根据苹中社区中70岁-80岁老年人占小区人口20%的特点,升级建筑800㎡、活动广场550㎡的“日间照料中心”,面向辖区居民及广大老年人开放,强化养老服务配置。涵盖康复理疗室、书画棋牌室、文化活动室、多功能影音室等。推行“红色物业”,招募“红色管家”,像管理家庭事务一样管理小区,做好居家养老、留守儿童关爱、志愿服务等工作。二是构建“和·社区”,促进法治,增强获得感。根据河大老区家属院区域优势,与河大后勤管理部门共建共治,对小区进行精细化管理。依托“一中心四平台”信息化、网格化、现代化治理优势,推行“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坚持依法治理、民主协商,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等治理事项高效运转。打造“居民议事亭”,建立小区“圆桌会议”,做到大事有人议、急事有人帮、好事有人夸、小事有人做、闲事有人管的“五有服务承诺”。三是 构建“乐·社区”,促进德治,增强幸福感。根据苹果园中路小学、理事厅街小学的资源优势,打造书屋、文化驿站等文化平台,组织开展多种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文明素质,增强文化自信。内建600㎡“初心书社”,让书房开到家门口,引领城市文明生活方式。以初心书社为党建前沿阵地,与共建单位实现资源共享,为辖区党员教育、活动开展等提供基础保障。

改造后的小区新面貌

苹中社区“578”志愿服务队成立
(投稿热线:18237850555 邮箱:chinanewskf@163.com)
一、 聚合力,让组织体系更严密
(一)建设组织,让党群干部成合力
将所辖6个社区全部升级“社区党委+网格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同步建立微信群,形成线下线上相结合的组织网络,打牢“红色基本盘”。吸纳河南大学、黄河第一河务局、区委组织部等20家共建单位为街道、社区党建共建联席会成员,扩大“红色朋友圈”。成立临时党支部,将街道社区、项目方、水电气暖、通信等相关单位党员和分包党员领导干部、小区党员全部纳入,组建“红色攻坚团”,为小区居民提供各项便民服务。一张纵到底、横到边的红色组织大网,兜起老旧小区改造的方方面面。
(二)破顽疾,让党员干部打头阵
拆违是老旧小区改造必须攻克的第一道难关。由于历史原因,辖区私搭乱建比较多,2020年4月份疫情防控攻坚期刚过,就举全辖区之力打响“拆违攻坚战”。设立“党员突击队”、“ 党员攻坚班”、“党员先锋岗”。安排党员干部包网格、包楼栋、包住户,分包到人、责任到户,争取最大理解和支持;要求党员干部不但带头自己拆,还要动员亲友邻居主动拆,让党员干部争当先锋、决不做“群众的尾巴”。坚持“零容忍、零矛盾”,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执行到底”,在党员干部带动下,群众自拆率高达60%以上。超额、提前完成共1663处、5.4万平方米的拆违任务。“拆违”又好又稳,为改造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硬件基础。
(三)广参与,让居民群众唱主角
改造包括260栋楼,涉及居民将近1万户、3万多人,必须发挥群众的主人翁作用,坚持入户宣传、政策知晓、意见征集全覆盖;坚持面对面协商议事,设立“居民议事厅”,开门纳谏征集“金点子”;坚持专项组监督保障,成立由老党员、群众代表组成的改造监督小组,对工程全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沟通。改造前问需于民、形成共识,改造中问计于民、达成共建,改造后问效于民、实现共评。确定“14+X”改造计划(14包括下水改造、硬化路面、楼道修补、完善照明、整体绿化等基础建设,X指文化广场、口袋公园等配套改造),同时,挖掘军干所老党员先进事迹、河南大学典型人物事迹等,将社区文化融入改造建设中,先后打造红色文化主题墙26处、文化长廊4处、口袋公园等休闲文化场地4个,既贴合改造实际、更满足群众需求。
二、 提品质,让管理服务贴心窝
探索“三三同心”工作法,坚持“三社同构”,推动“三治同促”,“三感同增”。根据社区实际因地制宜,实行“一社区一品牌”。一是构建“家•社区”,促进自治,增强安全感。根据苹中社区中70岁-80岁老年人占小区人口20%的特点,升级建筑800㎡、活动广场550㎡的“日间照料中心”,面向辖区居民及广大老年人开放,强化养老服务配置。涵盖康复理疗室、书画棋牌室、文化活动室、多功能影音室等。推行“红色物业”,招募“红色管家”,像管理家庭事务一样管理小区,做好居家养老、留守儿童关爱、志愿服务等工作。二是构建“和·社区”,促进法治,增强获得感。根据河大老区家属院区域优势,与河大后勤管理部门共建共治,对小区进行精细化管理。依托“一中心四平台”信息化、网格化、现代化治理优势,推行“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坚持依法治理、民主协商,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推动老旧小区改造等治理事项高效运转。打造“居民议事亭”,建立小区“圆桌会议”,做到大事有人议、急事有人帮、好事有人夸、小事有人做、闲事有人管的“五有服务承诺”。三是 构建“乐·社区”,促进德治,增强幸福感。根据苹果园中路小学、理事厅街小学的资源优势,打造书屋、文化驿站等文化平台,组织开展多种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文明素质,增强文化自信。内建600㎡“初心书社”,让书房开到家门口,引领城市文明生活方式。以初心书社为党建前沿阵地,与共建单位实现资源共享,为辖区党员教育、活动开展等提供基础保障。

改造后的小区新面貌

苹中社区“578”志愿服务队成立
(投稿热线:18237850555 邮箱:chinanewskf@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