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日记】用爱和担当留下人生难以忘却的回忆
2020-03-14 20:47:38 来源:中新河南网 责任编辑:付海涛

中新河南网3月14日电(付海涛 冯福田 刘记)转眼间我们已来到武汉驰援半个多月,和同行的10名队友一样,从开始时的思绪万千,到投入一线病房的适应,从踏上武汉这座我们的第二故乡那天起,我们便和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运”。

凌晨3点交接进入夜班,沉静的城市在休憩中逐渐恢复着动力,宁静的病区在患者都相继熟睡后,除了监护设备的滴答跳动声,能够感受到的就是自己肚子饿的咕噜声。这咕噜声似乎也会“传染”一样,同在夜班的队友们相视的一笑,便能传递出相同的尴尬。但我们没有一个人想到出去休息一会,顺便“安慰”一下消瘦的胃,因为我们知道每套防护服都是那么珍贵,我们更知道,我们休息的那几分钟,或许对正在救治的生命来说是一种“渎职”。坚守,是我们在到达武汉磨炼出的第一个意志,也是我们心中面对这些需要时刻关注的危重患者的敬畏。我们用慢慢调整自己的呼吸转移干渴和饥饿的注意力,坚守着漫长的夜班。

我们负责的病房中有些特殊病人,他们都是养老院转来的老人,平均年龄在80岁左右,大多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甚至还有老年性疾呆症状,无法正常的交流。14床老先生双目失明,情绪始终比较烦燥,不清楚自己为何住院,对我们也十分抵触,语言的障碍又使得我们与他沟通起来非常困难,隐约能听懂他是一直吵着要回家。为了能够稳定他的情绪配合治疗早日康复,我和队友马珂就在他身边不厌其烦的安慰“您现在生病了,等病好了就让您回家,您听话…”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渐渐的老人情绪稳定了下来。看着老人紧锁的眉头逐渐舒展,烦躁的情绪逐渐平和,开始和我们越来越多的沟通,我心里也泛起阵阵的成就感和对工作的动力。而像这样医护与患者之间互相鼓励的温暖场景,在病房里也是随处可见。

经过疫情的侵袭,在这里的患者不仅要忍受身体上的痛苦,还要忍受心理上的恐慌和焦灼,所以我们每个队员都清楚,护理这些患者,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心理上的抚慰,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温暖,才能帮助他们更好的树立战胜病疾的信心,早日康复。有时只是一个微笑、一个问候、一个加油的动作,都会让他们浑身充满了力量。

人生,我们总会走一程陌生的路,看一路陌生的风景,听一首陌生的歌,经历过这些陌生的途旅,相信,我们的付出和努力会成为我们一生最难以忘却的回忆。武汉,我们与你共进退。

(投稿热线:18237850555 邮箱:chinanewskf@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