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开封 > 社会 >

热线:0371—65710329 信箱:hntyxww@126.com

【战“疫”最美花】两地书 母子情
2020-03-03 20:55:46   来源:中新社河南分社   责任编辑:付海涛


    中新河南网3月3日电(付海涛 冯福田 刘记)“孩子,妈妈欠你一个送别,但妈妈却在心中每天为你骄傲。”一位花甲的母亲,在儿子告别家乡告别亲人,即将奔赴一场艰辛而危险的战场的时候,却没有出现在送别的现场。一条汉子,在背起背包昂首踏上逆行道路的时候,紧紧的拥抱着爸爸、妻子和姐姐,热泪下,说出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帮我照顾好我的妈妈”。一场别离的不能相见,一声发自心里“儿子,一定保重”、“妈妈,一定保重”的呼喊,顷刻间,伴随着远去的车影和孩子那颗“不胜不归”的豪言渐行渐远。



    开封市儿童医院护师马云龙,一位健硕的大男孩,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却将自己的人生规划成为一名温言细心的护士。因为在马云龙铮铮的侠骨里,始终都流淌着一腔“要把自己的热情和爱奉献给更多需要的人”的柔情。正是他的这股侠骨柔情,让他在护理行业里的“航空母舰”PICU一干就是  10年。由于他责任心强,心思缜密,专业过硬,甘于奉献,年轻的他已经成为科室里的业务骨干。



    “新冠”疫情的突发,让这个平日安静的大男孩无法按捺心中的躁动,在医院如火如荼的防控氛围下,在看到媒体关于医护人员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远赴武汉驰援的消息,他心中的激情再次被点燃。他也是一名医护人员,他也有“只渡逆行争朝夕,不留遗憾虚芳华”的肝胆。他在党委的号召下第一批递交了“请战书”,愿以所学之长,薄己之力为尽快控制疫情,极力挽救被感染患者生命安危与众多医护人员一起共赴一线 “抗疫”战斗。经过积极申请,他终于成为医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成员,心中那份无上的荣光始终挂在自己高高翘起的嘴角。



    就在接到“出征”的通知前一天,马云龙的母亲却因心脏病住院治疗。手里攥着“援鄂”通知站在母亲的病榻前,望着面色苍白的母亲,寂静的病房里监护仪每一声“滴答”的跳动都在重重的敲打着他的心。马云龙没有退缩,没有后悔,因为他依然记得躺在自己面前的母亲从小就教育过他要做一个有斗志敢担当的男子汉。他不忍心告诉母亲即将离别的消息,不忍心让这位慈祥的妈妈情绪再收到波动,他只告诉了父亲,只告诉了妻子,只告诉了自己的姐姐,因为,将要踏上的征途中,他想象不到会有什么危险,面对为自己含辛茹苦培养成人,为自己牵挂操劳的母亲,作为儿子,他在母亲最需要自己照顾的时候却不能尽孝,只能轻轻的握着妈妈的手,离别的话却一直哽咽在喉咙无法说出来。但他相信,当母亲醒来知道自己的儿子已经和战友并肩作战在“抗疫”一线,除了牵挂,更多的或许就是自豪。



    送行的人群中,马云龙紧紧的拥抱家人,依依惜别的眼泪不是对征途的恐惧,而是对家人的不舍和对母亲深深的愧疚。



    病愈的母亲同样有着一份深深的愧疚,愧疚的是在自己的儿子披甲远行的时候,没能用母亲博大的怀抱为他壮行,没能用母亲炽热的温暖让他在异乡安心。



    母亲每日通过手机和儿子联系,屏幕一边的儿子总会先擦干满头的汗水,点开联线,不想让妈妈看到自己训练的劳累,一边的母亲总是远远的面对屏幕,生怕儿子看到自己牵挂的眼泪。
    两地书,母子情,妈妈祝福儿子最多的总是那句话“照顾好自己,一定完成任务平安回来。”儿子回答妈妈最多的也总是那句话“儿子不能在您身边,您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等我凯旋而归。”
    浓浓的母子情,是马云龙无畏战斗的动力,更是他学会奉献,懂得担当的源泉。如今,马云龙以及和自己的“战友”每日挥汗在一线,并向临时党支部递交了“火线”入党申请书。他愿做逆行路上挥动旌旗的冲锋兵,他愿做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合格党员,他更愿做母亲心目中奉献自己,幸福众人的英雄。
(投稿热线:18237850555    邮箱:chinanewskf@163.com)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豫ICP备202103533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