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开封 > 社会 >

热线:0371—65710329 信箱:hntyxww@126.com

【战地日记】我愿是开在战地的红花,因为我们都有同一个“家”——中国
2020-02-22 20:38:28   来源:中新社河南分社   责任编辑:付海涛
来自“援鄂医疗队”护师庄艳琴的日记
 

2020年2月19日  武汉

    中新河南网2月22日电(冯福田 刘记 庄艳琴 )在院党委的号召下,经过我踊跃报名,积极争取,与9名同事组建成“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支援疫情救治。接到任务后我热血澎湃。院党委、院领导和同事们为我们举行了隆重的送行仪式,晚九点多我们乘坐的飞机平安降落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
    机场出站口,迎面硕大的显示屏上闪烁着“感谢全国人民,武汉加油”的字样,这红色的文字如同燃烧着的火团顿时沸腾着我的内心,这是武汉人民对我们热忱的欢迎,这也是家人们对驰援者的热情。虽然一条长江把我们隔成南北之域,但我们还是一个中国,一个家,在家人急需我们救援的时刻,我责无旁贷,愿以自己之薄力挽众人之臂,勇往直前加入这场“疫情阻击战”中,不胜不归。
    前往住处的路笔直但更觉漫长,沿途看着车窗外宁静美丽的武汉夜景,一盏盏路灯从我眼前划过,怀揣着激动的心,我向往着能尽快迈向“战场”和更多驰援的同事们一起为了守护生命,为了捍卫健康,不忘初心,搏于疆场。



2020年2月20日    武汉

    今天是抵达武汉的第二天,阳光早早的穿透玻璃窗洒在房间的每一个角落。8:00整队长发来微信,召集10名队员于10分钟后集合。8:10院党委书记储进、院长王喜聪一起代表院党委、院领导班子以及全体职工用微信准时和我们进行了视频联线,为我们鼓舞士气。视频中,储书记和王院长亲切的和我们拉着家常,关心着我们吃不吃得惯、睡的好不好,有没有跟家里报平安等等,话语里透着家长的关怀,让我们感受到虽然身处异地但仍如在家的温暖,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书记和院长尽可能让我们安心,后方有他们为我们做保障,他们心里更多的还是对我们的挂念。有了“家”的支撑,我们就如同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勇士,只管向前、向前、向前!
    傍晚,开封“援鄂医疗队”队长召集全体会议,成立了临时的党支部,同时宣布了规章制度,要求我们严明纪律、战时管理。即将并肩作战的队员们相互介绍了各自情况,并开始对接派往援助医院。





2020年2月21日    武汉

    今天的一天是在培训中度过,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吴安华教授(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感染控制杂志主编)为我们进行院感培训。吴教授耐心的解答了我们一些问题,让我们更深层次的掌握熟知的院感知识。整整一天的培训并没有使我们感到枯燥,反而让每个队员精神百倍。“士之披靡,必先利于器”,每一个队员都明白,做好最安全的防护既是对自己的保障,更是对顺利完成援助任务的责任。晚上我们利用休息时间进行了分组防护措施培训,反复演练防护措施的穿戴和应用,结对指导练习,确保防护措施万无一失,更好的投入“战斗”,更好的护佑患者。





2020年2月22日    武汉

    今天是我们到达武汉的第四天,很早醒来,站在酒店的窗前,俯览着晨光中的武汉。初春的微风拂撩着枝丫上新生的嫩叶,三五只挥翅的小鸟欢快的莺唱着无虑的歌谣。只有街道上少有了熙攘的人潮,空气中缺失了机器轰鸣的味道,一场疫情,让这座本该美好的城市被迫轻轻的按下了暂停键。
    我们做不了童话故事里拯救地球的英雄,但我们能用自己的技术和奉献的激情尽力挽救那些挣扎在生命线上的“家人”,我们都已做好了冲锋的准备,就像随时可以离弦的利箭一样,蓄势待发,全力以赴。希望用我们的一点点力量和全国人民一起万众一心为武汉摁回启动键,齐心协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因为我们是“战士”,关键时期也是检验我们医护工作者能力和责任的大考,我们的身后是550万开封人民的嘱托,我们代表着儿医、开封、河南,请所有关心我们的人们放心,我们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顺利平安归来。





(投稿热线:18237850555    邮箱:chinanewskf@163.com)

推荐阅读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豫ICP备2021035336号-3